2023-04-14 17:47 人民网 作者:郑窈 兰志飞 实习生杨俊杰
<p>中央依法治国办于2022年底公布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中,福建省共有6个市、县上榜,获评数量居于全国第一方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争优争先争效”的担当作为推进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设,福建省委依法治省办和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打造法治政府 推进依法治省”系列访谈。<br /> 本期嘉宾:中共武平县委副书记、武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于海。</p>
主持人:武平县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中,从全国众多创建单位中脱颖而出,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近年来,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项工作是如何推进的?
于海: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法治政府作为武平最重要的一张名片来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坚持了“四化”工作法。
推动高位化。我们把“领导重视”作为推进创建的根本保证。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制定、分解创建方案,并将细化的各项工作任务列为县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自创建以来,先后十几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或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进。
工作精准化。我们把“聚焦重点”作为推进创建的有效抓手。主要是,突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这个保障,盯紧“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这个焦点,抓住“科学监督制约行政权力”这个关键,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实效。
突出特色化。我们把“打造特色”作为推进创建的主要引擎。紧紧围绕我县的优势和基础特色,在林权改革、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法治保障路径,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的“武平样板”。
创建常态化。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建章立制,把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施之长远,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比如,我们在龙岩市首创编写了《武平县行政机关涉诉典型案例选编》,以案说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又比如,我们建立了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全覆盖。
中共武平县委副书记、武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于海接受人民网专访。杨俊杰摄
主持人:武平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林改20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这些亮丽成绩的背后,法治保障又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于海:二十年来,我县始终牢记嘱托,持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林改首创经验,在法治的引领保障之下,坚持“两条腿”走路,确保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齐步共进。
走好“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之路,致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两个创新”,即创新管林模式和创新建立区域联治机制。在多措并举之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7%,绿水青山成为武平最大的骄傲,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步道也成为了旅游康养的网红打卡点。
走好“法治护航绿色发展”之路,致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项目预审等制度,让项目实现早开工、快建设。去年,投资超10亿元的一个产业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项目预审制度,比原计划提前了5个月实现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坚持以法治手段把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发展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建成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去年,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提质发展以武平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绿色富民产业,“一鸡一果”代言“福建味道”亮相厦门金砖国宴,武平紫灵芝以8.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2022中国灵芝区域品牌价值榜单”。
主持人:近年来,武平县以法治引领乡村治理,在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局面,形成乡村治理体系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于海:武平县一直以来坚持“三管齐下”,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构建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拥抱“满满的幸福”。
管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纠纷调解服务网络,组建了老干部、库区移民、医疗纠纷等21个行业性调委会,推广“四心四步”工作法,就是做到热心、耐心、诚心、爱心,推进当场化解、全方位回访、督促跟进、专业化说服。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
管在“平安网络打造”上。在龙岩市率先建立了县级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发展社会化救援力量,组建了全面覆盖、行动快速的应急救援队伍46支。2022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6%,居全省第八位;2021年武平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2022年武平县公安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管在“法律服务便利”上。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动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造了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我们还在全县推行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实行预约上门,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中共武平县委副书记、武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于海做客人民网演播室。杨俊杰摄
主持人:下一步武平县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
于海:拿到“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这个“金字招牌”,全县上下都备受鼓舞,也必将为我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建设成果必将惠及全县人民。
下一步,我县将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新起点,始终用法治力量护航发展、用法治理念引领施政、用法治手段治理社会,努力探索法治政府建设新实践,推进法治武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武平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主持人:武平县在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中,从全国众多创建单位中脱颖而出,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近年来,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项工作是如何推进的?
于海: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法治政府作为武平最重要的一张名片来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坚持了“四化”工作法。
推动高位化。我们把“领导重视”作为推进创建的根本保证。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制定、分解创建方案,并将细化的各项工作任务列为县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督办。自创建以来,先后十几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或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进。
工作精准化。我们把“聚焦重点”作为推进创建的有效抓手。主要是,突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这个核心,强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这个保障,盯紧“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这个焦点,抓住“科学监督制约行政权力”这个关键,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实效。
突出特色化。我们把“打造特色”作为推进创建的主要引擎。紧紧围绕我县的优势和基础特色,在林权改革、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法治保障路径,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的“武平样板”。
创建常态化。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建章立制,把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施之长远,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比如,我们在龙岩市首创编写了《武平县行政机关涉诉典型案例选编》,以案说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又比如,我们建立了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实现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全覆盖。
中共武平县委副书记、武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于海接受人民网专访。杨俊杰摄
主持人:武平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林改20年来,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这些亮丽成绩的背后,法治保障又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于海:二十年来,我县始终牢记嘱托,持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林改首创经验,在法治的引领保障之下,坚持“两条腿”走路,确保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齐步共进。
走好“法治守护绿水青山”之路,致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两个创新”,即创新管林模式和创新建立区域联治机制。在多措并举之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7%,绿水青山成为武平最大的骄傲,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步道也成为了旅游康养的网红打卡点。
走好“法治护航绿色发展”之路,致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我们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项目预审等制度,让项目实现早开工、快建设。去年,投资超10亿元的一个产业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项目预审制度,比原计划提前了5个月实现开工建设。同时,我们还坚持以法治手段把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大力发展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生态工业,建成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去年,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提质发展以武平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绿色富民产业,“一鸡一果”代言“福建味道”亮相厦门金砖国宴,武平紫灵芝以8.7亿元品牌价值荣登“2022中国灵芝区域品牌价值榜单”。
主持人:近年来,武平县以法治引领乡村治理,在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局面,形成乡村治理体系上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于海:武平县一直以来坚持“三管齐下”,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快构建积极向上、安定有序的乡村治理新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法治的康庄大道上拥抱“满满的幸福”。
管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纠纷调解服务网络,组建了老干部、库区移民、医疗纠纷等21个行业性调委会,推广“四心四步”工作法,就是做到热心、耐心、诚心、爱心,推进当场化解、全方位回访、督促跟进、专业化说服。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
管在“平安网络打造”上。在龙岩市率先建立了县级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发展社会化救援力量,组建了全面覆盖、行动快速的应急救援队伍46支。2022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6%,居全省第八位;2021年武平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2022年武平县公安局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管在“法律服务便利”上。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动态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打造了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我们还在全县推行了“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实行预约上门,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
中共武平县委副书记、武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于海做客人民网演播室。杨俊杰摄
主持人:下一步武平县将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法治政府建设成果?
于海:拿到“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这个“金字招牌”,全县上下都备受鼓舞,也必将为我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建设成果必将惠及全县人民。
下一步,我县将坚定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新起点,始终用法治力量护航发展、用法治理念引领施政、用法治手段治理社会,努力探索法治政府建设新实践,推进法治武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武平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