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深圳>科技

深观察 | 深圳: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2023-04-28 14:23 人民网-深圳频道  作者:王星 刘森君

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论坛主办方供图

4月27日至28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众多院士专家齐聚一堂,高端机构合作相继亮相,大科学设施装置建设成果充分展示。

这场高水平的科学盛会,再次将光明科学城置于聚光灯下。

2018年4月深圳决定建设光明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五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已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负一楼,几个机械臂精准熟练地夹住动物笼具,迅速抬起、翻转,并放置于清洗台,敏捷地完成笼具擦拭、清洗、消毒,为相关平台和团队进驻做好最后冲刺。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楼,11台自动化功能岛区正在紧锣密鼓调试中。功能岛区里的机械臂熟练地把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放进微孔板,实现高通量操作。

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利器,这两大设施,是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头戏”,也是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缩影。

目前,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光明科学城加速聚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规划。

在创新载体方面,众多高水平科研机构也相继入驻运营。中山大学·深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正式启用、永久校区加快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永久院区一体化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实现高水平运行……光明科学城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汇聚,并释放出巨大的动能。

“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表示,“我相信,光明科学城未来不仅是深圳,而且是大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高地。”

规划制度逐步完善

4月26日,论坛开幕前一天,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6月1日起实施。

“《条例》在社会治理、规划建设、科学研究、保障服务等方面的亮点很多,呈现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特点。”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评价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科学城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

如今,光明科学城的“2个规划、1个意见、1个条例”及一批配套政策已初步形成。其中,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市政府关于支持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已经实施。

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所省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初步形成,光明科学城发展蓝图也逐渐显现。

自规划起,光明科学城就承载着推动产业成果转化的使命。“沿途下蛋”的产业转化模式,在这里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奇迹。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一栋楼里。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空间距离上把企业跟科研机构的目的地缩短,从而缩短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让产业与科研无缝对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表示。

论坛上,2023深圳十大合成生物创新成果正式发布。这些成果,大部分都从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中孵化出来,是“沿途下蛋”模式的优秀例证。

科学城市相融共生

茅洲河上,随着一声号令响起,赛艇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出,24支参赛队伍飞桨奋勇争先、竞风逐波。

论坛期间,赛艇挑战赛、自然音乐会、慢行骑行等配套活动让与会嘉宾眼前一亮。在提供轻松亲近的交流环境的同时,也为光明科学城论坛注入运动健康等新元素。

光明行政区域156.1平方公里,而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大概占整个行政区的2/3。“可以说,光明科学城和光明区城市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的。”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说。

这里既有各类创新载体,保障科学研究的“仰望星空”;也有自然山水和文艺生活,守护都市人的“诗和远方”:

科学城内,一个个科研机构、实验室和高校掩映山水间,呈现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布局,“北林、中城、南谷”的城市风貌彰显得淋漓尽致。

同时,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里的高端演出、艺术展览精彩不断;“文化传城”计划持续营造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为科学创新源源不断提供文化滋养。

在大批人才奔赴这块干事创业的热土的同时,光明区在努力为人才建好配套、做好服务,打造宜居宜业“梦家园”,包括加大基础教育领域投入、提高辖区医疗水平、拓展内外交通等。

据悉,位于光明区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将于今年底完工,成为深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文化交流以及科普教育的新地标。10个课外实践培训基地的建设也被列入光明区今年的“工作清单”,将通过一批科普特色课程广泛开展科技研学、科普教育,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科学重器和自然环境中接受熏陶。

在瞄准刷新全球原始创新区域版图的同时,光明科学城也正着力打造着科学建城、人文建城、产城融合“新样板”。

如今的光明科学城,科学技术、产品随处可及、可感、可见,科学元素、资源要素不断集聚,科学基因、科学精神也已悄悄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

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论坛主办方供图

4月27日至28日,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以“创想”“起航”“逐梦”为年度主题词,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众多院士专家齐聚一堂,高端机构合作相继亮相,大科学设施装置建设成果充分展示。

这场高水平的科学盛会,再次将光明科学城置于聚光灯下。

2018年4月深圳决定建设光明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五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目前,已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负一楼,几个机械臂精准熟练地夹住动物笼具,迅速抬起、翻转,并放置于清洗台,敏捷地完成笼具擦拭、清洗、消毒,为相关平台和团队进驻做好最后冲刺。

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楼,11台自动化功能岛区正在紧锣密鼓调试中。功能岛区里的机械臂熟练地把多个生物试剂和样品放进微孔板,实现高通量操作。

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利器,这两大设施,是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头戏”,也是光明科学城打造世界级大型开放原始创新策源地的缩影。

目前,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光明科学城加速聚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规划。

在创新载体方面,众多高水平科研机构也相继入驻运营。中山大学·深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理工大学(筹)过渡校区正式启用、永久校区加快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永久院区一体化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实现高水平运行……光明科学城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创新要素和创新人才汇聚,并释放出巨大的动能。

“深圳的未来是‘光明’的。”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表示,“我相信,光明科学城未来不仅是深圳,而且是大湾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高地。”

规划制度逐步完善

4月26日,论坛开幕前一天,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6月1日起实施。

“《条例》在社会治理、规划建设、科学研究、保障服务等方面的亮点很多,呈现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的特点。”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评价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科学城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

如今,光明科学城的“2个规划、1个意见、1个条例”及一批配套政策已初步形成。其中,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纲要以及深圳市政府关于支持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若干意见已经实施。

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所省重点实验室、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初步形成,光明科学城发展蓝图也逐渐显现。

自规划起,光明科学城就承载着推动产业成果转化的使命。“沿途下蛋”的产业转化模式,在这里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奇迹。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内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一栋楼里。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推广“深圳经验”47条。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空间距离上把企业跟科研机构的目的地缩短,从而缩短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让产业与科研无缝对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表示。

论坛上,2023深圳十大合成生物创新成果正式发布。这些成果,大部分都从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中孵化出来,是“沿途下蛋”模式的优秀例证。

科学城市相融共生

茅洲河上,随着一声号令响起,赛艇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出,24支参赛队伍飞桨奋勇争先、竞风逐波。

论坛期间,赛艇挑战赛、自然音乐会、慢行骑行等配套活动让与会嘉宾眼前一亮。在提供轻松亲近的交流环境的同时,也为光明科学城论坛注入运动健康等新元素。

光明行政区域156.1平方公里,而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大概占整个行政区的2/3。“可以说,光明科学城和光明区城市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的。”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说。

这里既有各类创新载体,保障科学研究的“仰望星空”;也有自然山水和文艺生活,守护都市人的“诗和远方”:

科学城内,一个个科研机构、实验室和高校掩映山水间,呈现出“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空间布局,“北林、中城、南谷”的城市风貌彰显得淋漓尽致。

同时,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里的高端演出、艺术展览精彩不断;“文化传城”计划持续营造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为科学创新源源不断提供文化滋养。

在大批人才奔赴这块干事创业的热土的同时,光明区在努力为人才建好配套、做好服务,打造宜居宜业“梦家园”,包括加大基础教育领域投入、提高辖区医疗水平、拓展内外交通等。

据悉,位于光明区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将于今年底完工,成为深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科技文化交流以及科普教育的新地标。10个课外实践培训基地的建设也被列入光明区今年的“工作清单”,将通过一批科普特色课程广泛开展科技研学、科普教育,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科学重器和自然环境中接受熏陶。

在瞄准刷新全球原始创新区域版图的同时,光明科学城也正着力打造着科学建城、人文建城、产城融合“新样板”。

如今的光明科学城,科学技术、产品随处可及、可感、可见,科学元素、资源要素不断集聚,科学基因、科学精神也已悄悄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液。

(责任编辑:李语)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