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湖北>产业财经

九大商业航天重大项目在武汉集中发布

2023-07-13 15:27 人民网-湖北频道  





7月12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相关领域700余人参会。本届论坛以“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创新与引领”为主题,深入开展商业航天创新技术、产品和项目的深度研讨与交流合作,通过推动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推动商业航天发展迈上新高度。会上还公布了9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

加快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

开幕式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说,航天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航天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国际上,商业航天蓬勃兴起,引领空间系统超大规模发展、超快速度部署、超低成本建设,进出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水平持续提升,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产融结合不断深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已经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为主,逐步迈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阶段,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主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科技委副主任张兆勇作了题为《应用牵引、创新驱动,加快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和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果。

他提出构筑“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市场主导为着力点、以产业生态化为方向、各类要素协调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要坚持创新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能力;要坚持体系发展,激发集约协同发展动力;要坚持共建共享,形成要素资源配置合力。

以重大项目牵引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若干商业航天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实施,有力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为了进一步助推商业航天产业资源融合和快速发展,本届论坛现场发布了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天目气象探测星座、女娲星座、珞珈二号毫米波SAR遥感应用系统、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航天星云·卫星资源共享服务平台(5.0)、四维地球遥感云服务平台、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等9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由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打造,卫星轨道低于300公里,充分发挥超低轨距离近、延时低和路损小等优势,打造以“小而精、快而智、多而廉”为差异化特征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及其应用系统,在实现分米级精准“感”知、分钟级实时“传”输的同时,通过先进星载智能处理、星端直连、星间通信实现空间信息直达用户终端,进而孵化直连用户感、传、算一站式服务的新域新质空间基础设施,建立面向卫星直连大众用户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珞珈二号毫米波SAR遥感应用系统由武汉大学和航天科工二院23所联合研制,是国际首个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是大范围、大比例尺遥感数据定期、快速、及时获取的“利器”,可全天时多天候对地面进行观测并获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灾害预警预报等多个领域。

航天三江行云公司发布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该项目立足发展卫星数据应用产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开放合作、共享共赢”模式,依托卫星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通导遥卫星数据汇聚、公共行业需求统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一站式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计划2023年底上线服务,实现卫星数据服务向体系化、智能化转变,形成产业生态圈,做大产业规模,赋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助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助推湖北航天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发布新一代卫星中台——“航天星云·卫星资源共享服务平台5.0”,强化卫星应用价值创造,打造通导遥、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平台历时五年发展到5.0版本,实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业务轻量化、协同化、社会化发展,大幅降低业务活动的专业门槛,推动业务活动“一键化”,支持服务按需供给,为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卫星资源数据要素服务。航天科工二院25所发布的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具有高精度瞄准捕获跟踪、海洋大气湍流修正等技术优势,创造性地架起星间、星地高速激光传输“桥梁”,并通过多颗卫星的激光“接力”,实现了大容量海洋遥感数据、渔船检测数据的实时回传,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信息获取提供有力支持。

着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汇聚平台

论坛上,第一届“泰坦杯”全国大学生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大赛圆满结束并举办颁奖仪式。来自多所高校的35支队伍经过激烈竞争,10个获奖团队脱颖而出,在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专题开发等方向提出了一批新技术、新方向,充分彰显了我国大学生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论坛同期举办固体运载与空天动力技术等6场专题活动,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链,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资源共享。

论坛期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进行了专题推介,并与11家企业现场签约。该基地由湖北省、武汉市与航天科工共同打造,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综合发展基地,重点发展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并辐射带动延伸产业发展。

国内外航天领域的领导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4个专题分论坛的研讨交流。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览,共有71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商业航天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解决方案与前瞻部署。

据悉,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领域的专业化论坛,论坛高度契合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国际化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图/文 郭婷婷)





7月12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4个国家相关领域700余人参会。本届论坛以“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创新与引领”为主题,深入开展商业航天创新技术、产品和项目的深度研讨与交流合作,通过推动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推动商业航天发展迈上新高度。会上还公布了9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

加快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

开幕式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说,航天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航天产业发展发生深刻变革。国际上,商业航天蓬勃兴起,引领空间系统超大规模发展、超快速度部署、超低成本建设,进出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水平持续提升,商业航天成为全球航天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产融结合不断深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已经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为主,逐步迈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阶段,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加快推进。

主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科技委副主任张兆勇作了题为《应用牵引、创新驱动,加快构筑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的主旨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和航天科工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果。

他提出构筑“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市场主导为着力点、以产业生态化为方向、各类要素协调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商业航天产业体系。要坚持创新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能力;要坚持体系发展,激发集约协同发展动力;要坚持共建共享,形成要素资源配置合力。

以重大项目牵引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若干商业航天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实施,有力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为了进一步助推商业航天产业资源融合和快速发展,本届论坛现场发布了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天目气象探测星座、女娲星座、珞珈二号毫米波SAR遥感应用系统、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航天星云·卫星资源共享服务平台(5.0)、四维地球遥感云服务平台、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等9项商业航天重大项目。

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由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总体部打造,卫星轨道低于300公里,充分发挥超低轨距离近、延时低和路损小等优势,打造以“小而精、快而智、多而廉”为差异化特征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及其应用系统,在实现分米级精准“感”知、分钟级实时“传”输的同时,通过先进星载智能处理、星端直连、星间通信实现空间信息直达用户终端,进而孵化直连用户感、传、算一站式服务的新域新质空间基础设施,建立面向卫星直连大众用户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珞珈二号毫米波SAR遥感应用系统由武汉大学和航天科工二院23所联合研制,是国际首个星载Ka频段高分辨率SAR,是大范围、大比例尺遥感数据定期、快速、及时获取的“利器”,可全天时多天候对地面进行观测并获取高分辨率微波影像,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水资源监测、灾害预警预报等多个领域。

航天三江行云公司发布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该项目立足发展卫星数据应用产业,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建设、开放合作、共享共赢”模式,依托卫星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通导遥卫星数据汇聚、公共行业需求统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一站式应用综合服务平台,计划2023年底上线服务,实现卫星数据服务向体系化、智能化转变,形成产业生态圈,做大产业规模,赋能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助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助推湖北航天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发布新一代卫星中台——“航天星云·卫星资源共享服务平台5.0”,强化卫星应用价值创造,打造通导遥、天空地一体化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平台历时五年发展到5.0版本,实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业务轻量化、协同化、社会化发展,大幅降低业务活动的专业门槛,推动业务活动“一键化”,支持服务按需供给,为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卫星资源数据要素服务。航天科工二院25所发布的威海一号激光通信载荷项目,具有高精度瞄准捕获跟踪、海洋大气湍流修正等技术优势,创造性地架起星间、星地高速激光传输“桥梁”,并通过多颗卫星的激光“接力”,实现了大容量海洋遥感数据、渔船检测数据的实时回传,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信息获取提供有力支持。

着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汇聚平台

论坛上,第一届“泰坦杯”全国大学生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大赛圆满结束并举办颁奖仪式。来自多所高校的35支队伍经过激烈竞争,10个获奖团队脱颖而出,在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专题开发等方向提出了一批新技术、新方向,充分彰显了我国大学生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潜力,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论坛同期举办固体运载与空天动力技术等6场专题活动,通过深化合作进一步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链,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资源共享。

论坛期间,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进行了专题推介,并与11家企业现场签约。该基地由湖北省、武汉市与航天科工共同打造,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综合发展基地,重点发展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并辐射带动延伸产业发展。

国内外航天领域的领导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4个专题分论坛的研讨交流。论坛同期还举办了商业航天产业主题成果展览,共有71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商业航天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解决方案与前瞻部署。

据悉,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是我国首个商业航天领域的专业化论坛,论坛高度契合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国际化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图/文 郭婷婷)

(责任编辑:周雯)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