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潜力巨大!成都将推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

2023-07-14 07:52 成都日报  

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是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大自然的天然“粮仓”。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将大力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逐步形成以天府森林油库、天府森林菜库、天府森林药库为主导,林果饮品、食药用花卉、林下食物、林产调料等多种食用林产品协同发展的“3+N”格局,成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建?

867万亩森林“本底”潜力巨大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及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建设‘天府森林粮库’”。从今年起,四川将实施“天府森林粮库123工程”,力争到2030年,盘活林地1亿亩,生产“林粮”2000万吨,实现产值3000亿元,打造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都现有森林面积867万亩,是耕地面积的1.8倍,林粮、林菌、林药、林菜、林果、林下种养等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空间巨大。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木本粮食(如板栗、枣、柿、栎类等果实),还能供给各类木本油料(如油茶、核桃、油橄榄、山桐子、元宝枫等)、森林蔬菜(如竹笋、菜椿、山野菜等),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力量。为此,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组建了木本油料、笋用竹、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种植等专家服务团,为我市森林粮库高质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能否建?

生物多样性丰富,产业基础扎实

“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来源,包括山野菜、竹笋、木本油料、林果、林饮、林药、辛香料等。同时,森林受气候、降水、风沙等影响小,森林每公顷的生物总产量可达100-400吨干重,约为农田或草本植物群落的20-100倍。林下经济与产品更是耕地食物的种植延伸与拓展。”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专家介绍道。

今年5月到6月下旬,成都农林科学院领导牵头并组织林业所组建课题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对成都“森林粮库”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开发潜力以及困难瓶颈等进行了详细调研。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龙门山脉、东部龙泉山脉两大区域。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和气候的显著差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相对集中,为发展林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调研组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成都林产业初具规模。全市现有森林种植基地面积近100万亩,以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果饮品等为主。笋用竹、油橄榄、三木药材、林下中草药等已成为部分区(市)县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扩大良种良法应用、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完全能实现科学、立体、综合、多维地向森林“要”食物、“要”效益。

怎么建?

构建3+N“森林粮库”格局

按照四川省统一部署,结合成都“森林粮库”调研情况,《成都市2023年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已由市公园城市局印发出台,将依托成都优势林业产业,重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稳定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特色林果规模,提升产品品质,构建“3+N”发展格局。

其中,以金堂县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油库”,提高橄榄油产量和品质,开发油橄榄衍生产品,年产以橄榄油为主的木本油料3万吨(鲜果重);并改造提升核桃生产基地,在适宜区域发展山桐子等。

以邛崃市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菜库”,精准改扩提升以雷竹、牛尾竹、白夹竹等为主的笋用竹基地,重点引进竹笋精深加工项目,辐射崇州、大邑、都江堰、彭州等主要竹笋产区,年产森林蔬菜8万吨(鲜重)。

以大邑县、都江堰市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药库”,形成三木药材和以青梅、重楼等为代表的道地林草中药材种植格局,年产林草中药材1万吨(干重)。

同时,充分挖掘全市林草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优做强我市林果饮品、食药用花卉、林下食物(菌类)、林产调料等N类特色粮库,不断丰富“天府森林粮库”内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是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也是大自然的天然“粮仓”。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将大力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逐步形成以天府森林油库、天府森林菜库、天府森林药库为主导,林果饮品、食药用花卉、林下食物、林产调料等多种食用林产品协同发展的“3+N”格局,成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何建?

867万亩森林“本底”潜力巨大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及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建设‘天府森林粮库’”。从今年起,四川将实施“天府森林粮库123工程”,力争到2030年,盘活林地1亿亩,生产“林粮”2000万吨,实现产值3000亿元,打造全国森林粮库建设示范省。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都现有森林面积867万亩,是耕地面积的1.8倍,林粮、林菌、林药、林菜、林果、林下种养等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空间巨大。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木本粮食(如板栗、枣、柿、栎类等果实),还能供给各类木本油料(如油茶、核桃、油橄榄、山桐子、元宝枫等)、森林蔬菜(如竹笋、菜椿、山野菜等),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力量。为此,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组建了木本油料、笋用竹、特色经济林及林下种植等专家服务团,为我市森林粮库高质量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能否建?

生物多样性丰富,产业基础扎实

“森林中多种多样的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来源,包括山野菜、竹笋、木本油料、林果、林饮、林药、辛香料等。同时,森林受气候、降水、风沙等影响小,森林每公顷的生物总产量可达100-400吨干重,约为农田或草本植物群落的20-100倍。林下经济与产品更是耕地食物的种植延伸与拓展。”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专家介绍道。

今年5月到6月下旬,成都农林科学院领导牵头并组织林业所组建课题调研组,先后走访了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对成都“森林粮库”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开发潜力以及困难瓶颈等进行了详细调研。

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龙门山脉、东部龙泉山脉两大区域。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和气候的显著差异,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分布相对集中,为发展林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调研组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成都林产业初具规模。全市现有森林种植基地面积近100万亩,以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果饮品等为主。笋用竹、油橄榄、三木药材、林下中草药等已成为部分区(市)县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完善顶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扩大良种良法应用、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完全能实现科学、立体、综合、多维地向森林“要”食物、“要”效益。

怎么建?

构建3+N“森林粮库”格局

按照四川省统一部署,结合成都“森林粮库”调研情况,《成都市2023年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实施方案》已由市公园城市局印发出台,将依托成都优势林业产业,重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稳定木本油料、森林蔬菜、特色林果规模,提升产品品质,构建“3+N”发展格局。

其中,以金堂县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油库”,提高橄榄油产量和品质,开发油橄榄衍生产品,年产以橄榄油为主的木本油料3万吨(鲜果重);并改造提升核桃生产基地,在适宜区域发展山桐子等。

以邛崃市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菜库”,精准改扩提升以雷竹、牛尾竹、白夹竹等为主的笋用竹基地,重点引进竹笋精深加工项目,辐射崇州、大邑、都江堰、彭州等主要竹笋产区,年产森林蔬菜8万吨(鲜重)。

以大邑县、都江堰市为核心区域建设“天府森林药库”,形成三木药材和以青梅、重楼等为代表的道地林草中药材种植格局,年产林草中药材1万吨(干重)。

同时,充分挖掘全市林草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优做强我市林果饮品、食药用花卉、林下食物(菌类)、林产调料等N类特色粮库,不断丰富“天府森林粮库”内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责任编辑:罗昱)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