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在直径3.5米油纸伞下许下美好心愿

2023-07-22 08:18 四川日报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二楼,一把直径3.5米的分水油纸伞下挂着十余把小伞,并连接着木质的“许愿卡”,各国媒体记者可在上面写下心愿。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 供图

7月21日,大运村美术馆,记者在“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厅入口处看到,一面红墙被数十把分水油纸伞点缀,它们大小不一,但都图案精美、寓意丰富。

展厅吊顶则由叙永苗族蜡染扎染作品装饰,包括2件蜡染、2件扎染,由来自叙永县秀成蜡染非遗工坊的非遗传承人杨安平和陶富秀共同完成。

“总长度34米,是目前做过最长的作品。”杨安平介绍,作品饱含苗族传统文化元素,有蝴蝶纹、山茶花、心莲花等10种苗族图腾,寓意本届大运会“十全十美”。

展厅里,盘旋而起的雨坛彩龙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

而在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也有泸州特色文化的踪迹——中心二楼平台的文化活动区,一把直径3.5米的分水油纸伞非常瞩目。其伞面为红底,上有祥云、游龙等作为点缀;伞下还挂着十余把小伞,并连接着木质的“许愿卡”,各国媒体记者可在上面写下心愿。赛事闭幕后,这把“许愿伞”将作为藏品,被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收藏。

相比常规尺寸的油纸伞,这把超大号的分水油纸伞制作难度更大,由6名工作人员、用了超过20天才完成。

“分水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副主任王婧介绍,“此外,来自泸州市纳溪区的竹编麒麟,以及酒城单碗等泸州特色城市文化元素,也将出现在成都大运会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二楼,一把直径3.5米的分水油纸伞下挂着十余把小伞,并连接着木质的“许愿卡”,各国媒体记者可在上面写下心愿。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 供图

7月21日,大运村美术馆,记者在“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厅入口处看到,一面红墙被数十把分水油纸伞点缀,它们大小不一,但都图案精美、寓意丰富。

展厅吊顶则由叙永苗族蜡染扎染作品装饰,包括2件蜡染、2件扎染,由来自叙永县秀成蜡染非遗工坊的非遗传承人杨安平和陶富秀共同完成。

“总长度34米,是目前做过最长的作品。”杨安平介绍,作品饱含苗族传统文化元素,有蝴蝶纹、山茶花、心莲花等10种苗族图腾,寓意本届大运会“十全十美”。

展厅里,盘旋而起的雨坛彩龙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活灵动的生命情态。

而在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也有泸州特色文化的踪迹——中心二楼平台的文化活动区,一把直径3.5米的分水油纸伞非常瞩目。其伞面为红底,上有祥云、游龙等作为点缀;伞下还挂着十余把小伞,并连接着木质的“许愿卡”,各国媒体记者可在上面写下心愿。赛事闭幕后,这把“许愿伞”将作为藏品,被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收藏。

相比常规尺寸的油纸伞,这把超大号的分水油纸伞制作难度更大,由6名工作人员、用了超过20天才完成。

“分水油纸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泸州城市品牌建设与传播中心副主任王婧介绍,“此外,来自泸州市纳溪区的竹编麒麟,以及酒城单碗等泸州特色城市文化元素,也将出现在成都大运会上。”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责任编辑:袁菡苓)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