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王羲之、杜甫、苏轼都来了!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特展再上新

2023-07-23 09:03 川观新闻  

7月22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正在该馆展出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自本月初迎来元刻本《乐府诗集》上新后,又有三件文物将于近期加入“汉字中国”特展队伍:王羲之《瞻近帖》拓片、苏轼《新岁展庆帖》拓片和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

三件文物中,最重磅的当属定于7月25日与观众见面的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该件文物现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收藏。据悉,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宋代杜集刻本不足20部,而这部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不见于海内外公私目录著录,意味着全世界“仅此一本”,是名副其实的“海内孤本”。

四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先生在获得此本后,请了当时的四川同乡和北京文化名人在上面题跋,包括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其后再将此本捐赠给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杜甫草堂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由于纸质文物十分脆弱,保存难度巨大,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此次参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也是其20年来首次外展。

已于日前上新的王羲之《瞻近帖》拓片,原帖为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对郗愔来会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兴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来期。其原为《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后收录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同样于日前上新的苏轼《新岁展庆帖》拓片,原帖为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春季,时年苏轼44岁。苏轼在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见二人友谊深厚。此帖虽为书札,却精致非常,入笔、收笔、牵连均交代分明,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此帖同样收录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据悉,“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自6月10日开展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吸引超40万人次观展,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进程成为今夏“最热”文博事件。

此外,7月21日,成都博物馆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展览展示环境,确保场馆内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经科学研判,成都博物馆将于7月27日(周四)当天闭馆,集中进行相关设施设备保养及系统调试,其余时段仍按正常时间开放。(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7月22日,记者从成都博物馆获悉,正在该馆展出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自本月初迎来元刻本《乐府诗集》上新后,又有三件文物将于近期加入“汉字中国”特展队伍:王羲之《瞻近帖》拓片、苏轼《新岁展庆帖》拓片和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

三件文物中,最重磅的当属定于7月25日与观众见面的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该件文物现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收藏。据悉,目前全世界存世的宋代杜集刻本不足20部,而这部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不见于海内外公私目录著录,意味着全世界“仅此一本”,是名副其实的“海内孤本”。

四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一氓先生在获得此本后,请了当时的四川同乡和北京文化名人在上面题跋,包括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其后再将此本捐赠给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为杜甫草堂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由于纸质文物十分脆弱,保存难度巨大,杜甫草堂博物馆藏南宋淳熙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此次参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也是其20年来首次外展。

已于日前上新的王羲之《瞻近帖》拓片,原帖为王羲之写给妻舅郗愔的一封信,信中对郗愔来会稽居住的消息感到高兴和期盼,并希望他能告知来期。其原为《十七帖》丛帖第八通尺牍,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后收录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同样于日前上新的苏轼《新岁展庆帖》拓片,原帖为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春季,时年苏轼44岁。苏轼在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见二人友谊深厚。此帖虽为书札,却精致非常,入笔、收笔、牵连均交代分明,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此帖同样收录于《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据悉,“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自6月10日开展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吸引超40万人次观展,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进程成为今夏“最热”文博事件。

此外,7月21日,成都博物馆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展览展示环境,确保场馆内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经科学研判,成都博物馆将于7月27日(周四)当天闭馆,集中进行相关设施设备保养及系统调试,其余时段仍按正常时间开放。(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责任编辑:罗昱)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