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自贡贡井区:大头菜香飘万里农户家

2023-07-24 12:18   

近年来,贡井区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得益于贡井人的智慧与创新,通过将“大头菜”与高粱、大豆等经济作物进行套作种植,大大提升了种植成效,2万农户在5万余亩的千里沃野中创下亩产超3000公斤佳绩,主产区成佳镇也因连年的好收成而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壮大,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2022年,贡井区大头菜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至 1.2 万元、同比增长 71.4%。2023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经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协会办公会议研究,授予贡井区“中国大头菜之乡”荣誉称号。

随着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的建成,“大头菜腌制体验活动”“大头菜丰收节”的举办,贡井区创下了年吸引游客约8.5万人次的佳绩,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一颗大头菜,香飘万里农户家。

打造产业基地——

万亩良田创新轮作模式

收获4亿元年综合产值

7月,走进位于贡井区成佳镇的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了网红打卡点——“万米晾晒长廊”“万坛古法发酵场”。

“每年丰收季,长廊上总会挂满各种应季的农产品,风干晾晒的大头菜尤为引人注目。一万个坛子里,以大头菜为原料,用古法发酵的‘老坛酸菜’,是四川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这些年,‘贡井造’的特色农产品,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贡井区农业农村局改革发展股股长朱春雷自豪地说。

成佳镇大头菜的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的《荣县志》“物产”中有记载:“大头菜,芜菁属,一曰大根菜。县有盐其苗腊其根以嫁女者。储至百年不朽。”由此,成佳大头菜的栽种和制作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5年前。

朱春雷介绍,成佳大头菜因其须根硬挺,酷似龙须又名“龙须淡口菜”,生产工艺独具一格,再加上当地最佳井盐和土质,成就了极佳的品质、鲜明的特色,并逐渐走向国内、国际市场,被列入“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第十二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又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挖掘特色优质农产品,增点扩面,实现规模化种植。”朱春雷说,贡井区合理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打破市县镇村行政区划界限,推行“大头菜+高粱”轮作、“大头菜+大豆”套作种植,辐射带动周边近 2 万农户种植大头菜5万余亩,亩产超3000公斤。其中,核心区大头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年产量4万吨,年综合产值达到了4亿元。

目前,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还将向着五星级跃升。园区内已建起了1.5 万平方米的生产用房、8000 吨容量的窖池和7000吨容量的冷库,实现了风味大头菜年产能1.8万吨。

拓新生产技术——

兴科技、强支撑

机械智慧化护航生产

“我们实现了定标强链,智慧化生产。”谈及贡井造的大头菜有哪些技术含量,贡井区经济作物站站长董翠翠娓娓道来:梳理消菌杀毒等技术,贡井区建设起泡菜(腌菜)绿色生产线,缩减生产工序,生产率提高了82.6%;创新“低温冷链发酵法”,减少85%用盐量、80%以上污水排放量,获国家专利42 项,通过第12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

目前,园区内建成初加工处理点4个、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加工率达95.88%,围绕引链补链强链,实施农产品加工行动,贡井区正培育泰福、自然香等龙头企业3家(省级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个,研发应用大头菜冷链发酵新工艺,建成智慧“三农”信息平台,良种覆盖率和科技推广应用面达100%。

“我们开展农业智慧信息化监测服务,配置小型田间气象站、水肥一体化设施、电力提灌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先进装备,建设水平全省领先。”董翠翠说,园区开发了智能浇灌管理系统、冷库自动化控制系统、智慧管理系统,还建有信息化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品质检测中心,为园区内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气象服务等综合信息。

此外,贡井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成都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专家团队,研发应用冷链发酵新工艺1套、大头菜新技术8项,申请专利42项,开发新产品15个,获省部级奖项5项。

强化品牌培育——

三产融合提质

创优特色品牌联农带农增收

在提升产业规模、创新技术赋能的基础上,贡井区更进一步加快三产融合提质,实现品牌化发展,惠农增收,以产业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瞄准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围绕大头菜、高粱等主导产业,全面实施景观化工程,开展乡聚会客厅、大头菜非遗体验馆改造升级,提升园区旅游服务品质。”朱春雷说,利用大头菜自然风干且长达数月的特点,当地群众和大头菜生产企业创新建立“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并依托千亩有机大头菜科普示范区,建立成佳大头菜主题公园,围绕主导产业全面实施园区景观化工程,建成观景平台2个,完善万坛古法发酵场等展示区和传统非遗腌制体验区。

同时,贡井区开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品”同创,健全“成佳大头菜”区域公用品牌准入标准及管控机制,培育 “龙须淡口”“盐帮老坛”等企业品牌20余个、市级知名商标3个、四川扶贫商标3个。

未来,贡井区还将加快大头菜、花生、柑橘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持续推广“自然贡品”区域性公用品牌,打造“成佳大头菜”地域品牌,充分利用现有龙都早香柚、五宝花生、白庙血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川龙潭”“李必祥”省著名商标品牌效益,争创更多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

今年6月,贡井区荣获“中国大头菜之乡”的美誉称号,全区乡村振兴发展迈出了更加自信的步伐。下一步,贡井区将继续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引领中国大头菜产业迈上新台阶。(李洋 陈家明 陈思燕)

来源:自贡网

近年来,贡井区产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得益于贡井人的智慧与创新,通过将“大头菜”与高粱、大豆等经济作物进行套作种植,大大提升了种植成效,2万农户在5万余亩的千里沃野中创下亩产超3000公斤佳绩,主产区成佳镇也因连年的好收成而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壮大,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2022年,贡井区大头菜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至 1.2 万元、同比增长 71.4%。2023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经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协会办公会议研究,授予贡井区“中国大头菜之乡”荣誉称号。

随着大头菜农业主题公园的建成,“大头菜腌制体验活动”“大头菜丰收节”的举办,贡井区创下了年吸引游客约8.5万人次的佳绩,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一颗大头菜,香飘万里农户家。

打造产业基地——

万亩良田创新轮作模式

收获4亿元年综合产值

7月,走进位于贡井区成佳镇的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记者看到了网红打卡点——“万米晾晒长廊”“万坛古法发酵场”。

“每年丰收季,长廊上总会挂满各种应季的农产品,风干晾晒的大头菜尤为引人注目。一万个坛子里,以大头菜为原料,用古法发酵的‘老坛酸菜’,是四川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佳肴。这些年,‘贡井造’的特色农产品,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贡井区农业农村局改革发展股股长朱春雷自豪地说。

成佳镇大头菜的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的《荣县志》“物产”中有记载:“大头菜,芜菁属,一曰大根菜。县有盐其苗腊其根以嫁女者。储至百年不朽。”由此,成佳大头菜的栽种和制作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5年前。

朱春雷介绍,成佳大头菜因其须根硬挺,酷似龙须又名“龙须淡口菜”,生产工艺独具一格,再加上当地最佳井盐和土质,成就了极佳的品质、鲜明的特色,并逐渐走向国内、国际市场,被列入“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第十二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又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挖掘特色优质农产品,增点扩面,实现规模化种植。”朱春雷说,贡井区合理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打破市县镇村行政区划界限,推行“大头菜+高粱”轮作、“大头菜+大豆”套作种植,辐射带动周边近 2 万农户种植大头菜5万余亩,亩产超3000公斤。其中,核心区大头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年产量4万吨,年综合产值达到了4亿元。

目前,贡井区蔬菜高粱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今年还将向着五星级跃升。园区内已建起了1.5 万平方米的生产用房、8000 吨容量的窖池和7000吨容量的冷库,实现了风味大头菜年产能1.8万吨。

拓新生产技术——

兴科技、强支撑

机械智慧化护航生产

“我们实现了定标强链,智慧化生产。”谈及贡井造的大头菜有哪些技术含量,贡井区经济作物站站长董翠翠娓娓道来:梳理消菌杀毒等技术,贡井区建设起泡菜(腌菜)绿色生产线,缩减生产工序,生产率提高了82.6%;创新“低温冷链发酵法”,减少85%用盐量、80%以上污水排放量,获国家专利42 项,通过第12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

目前,园区内建成初加工处理点4个、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加工率达95.88%,围绕引链补链强链,实施农产品加工行动,贡井区正培育泰福、自然香等龙头企业3家(省级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1个,研发应用大头菜冷链发酵新工艺,建成智慧“三农”信息平台,良种覆盖率和科技推广应用面达100%。

“我们开展农业智慧信息化监测服务,配置小型田间气象站、水肥一体化设施、电力提灌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先进装备,建设水平全省领先。”董翠翠说,园区开发了智能浇灌管理系统、冷库自动化控制系统、智慧管理系统,还建有信息化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品质检测中心,为园区内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气象服务等综合信息。

此外,贡井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与成都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专家团队,研发应用冷链发酵新工艺1套、大头菜新技术8项,申请专利42项,开发新产品15个,获省部级奖项5项。

强化品牌培育——

三产融合提质

创优特色品牌联农带农增收

在提升产业规模、创新技术赋能的基础上,贡井区更进一步加快三产融合提质,实现品牌化发展,惠农增收,以产业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瞄准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围绕大头菜、高粱等主导产业,全面实施景观化工程,开展乡聚会客厅、大头菜非遗体验馆改造升级,提升园区旅游服务品质。”朱春雷说,利用大头菜自然风干且长达数月的特点,当地群众和大头菜生产企业创新建立“盐煤古道大头菜风干晾晒长廊”,并依托千亩有机大头菜科普示范区,建立成佳大头菜主题公园,围绕主导产业全面实施园区景观化工程,建成观景平台2个,完善万坛古法发酵场等展示区和传统非遗腌制体验区。

同时,贡井区开展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品”同创,健全“成佳大头菜”区域公用品牌准入标准及管控机制,培育 “龙须淡口”“盐帮老坛”等企业品牌20余个、市级知名商标3个、四川扶贫商标3个。

未来,贡井区还将加快大头菜、花生、柑橘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持续推广“自然贡品”区域性公用品牌,打造“成佳大头菜”地域品牌,充分利用现有龙都早香柚、五宝花生、白庙血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川龙潭”“李必祥”省著名商标品牌效益,争创更多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绿色食品。

今年6月,贡井区荣获“中国大头菜之乡”的美誉称号,全区乡村振兴发展迈出了更加自信的步伐。下一步,贡井区将继续充分发挥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引领中国大头菜产业迈上新台阶。(李洋 陈家明 陈思燕)

来源:自贡网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