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田长制”促“田长治” 自贡贡井区五宝镇推动荒地“复耕还粮”见闻

2023-07-24 12:15   

7月20日,记者在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看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夏种、夏收、夏管等作业,田间地头处处一派忙碌景象。今年以来,五宝镇充分发挥各级田长作用,以党建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推动荒地“复耕还粮”,截至目前已累计恢复耕地558亩。

荒地变俏 村集体发展带头促产增收

20日上午,照石村10组的一处辣椒大棚基地,8位村民正忙着采收辣椒,大家分工配合默契,一部分人采摘,一部分人挑选打包。据悉,收获的辣椒将统一存放到7月初刚投用的照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现代农业仓储保鲜库中,预冷处理后销往全国各地。

“曾经这一片都是撂荒地,现在通过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种植了大棚朝天椒。今年行情好,加上有了保鲜库,收益很可观。”村级田长丁朝友表示,辣椒采摘打包都请的周边村民,通过这种务工模式,村民一年就能增收3万元左右。

他告诉记者,曾经,传统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问题随之而来。近年来,在五宝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照石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承包户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将群众无力耕种的土地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经营。

照石村10组田地成片,水泥路延伸到田间地头,土地上分散栽种着高粱、花生和水稻。丁朝友打开四川田长巡田App,开启定位功能对着责任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巡护。

据介绍,这一片土地面积有300余亩,曾经都是撂荒地,现在通过村集体经济流转土地模式全部盘活。“这片土地很集中,目前已经完成了道路和农田改造,达到了高标准农田标准,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打土、无人机管护和施肥,一年能多收粮食600吨。”丁朝友介绍,这片土地主要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上半年种植花生、下半年种植马铃薯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产出。

复耕复种 田长队伍落实“政策+服务”

当天中午,五宝镇副镇长王伟与贡井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宝镇自然资源所、照石村相关负责人在照石村办公室对照耕地后备资源底图,继续讨论还能恢复耕地的地方。记者在图上看到,遥感高清影像将整个照石村能够恢复耕地的点位都用红线进行了圈涂,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逐块图斑现场查看,率先对可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之后再组织攻坚队对局部地段进行判断分析。”五宝镇自然资源所所长龚正荣告诉记者,耕地撂荒的原因很多,如缺水、耕地分布零散、耕作不便等,也存在农户耕作能力与耕地面积不相适应的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有些农户迁至城镇生活,乡下的地无人耕种。

贡井区为高位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建起了区、镇、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将任务落实到人,并科学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议”等措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行撂荒土地代耕代管代种机制,实现撂荒地有效整治、产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三赢”局面。

推动荒地复耕,关键在落实。丁朝友作为村级田长制负责人,他多次与自然资源所的负责人一起,对照图块前往现场查看村里可恢复耕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有条件改造和改造面积能连线成片的土地情况,三番五次上门做好群众工作。期间,镇上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在大春农忙时,只要在耕地图斑内种粮,还可获得每亩400元的补助。

“主要是怕土地交出去就不是自己的了。”照石村5组村民甄和祥夫妻都已经80多岁,家有4亩多坑塘,宁肯一直荒着,也迟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地还是你们的,村里重新整理后用来种粮食,粮食产出也都是你们的。”丁朝友带上土地流转合同逐页向他们解释。最终,甄和祥夫妻安下心来,在今年3月签了土地流转同意书。如今,村干部带队栽种的这4亩多水稻长势正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荒地、坑塘变良田的故事,正在五宝镇越来越多的村组上演。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田长制”,设立各级田长3818名、网格员9292名,实现了“划片包干,网格管理”的全覆盖耕地保护责任体系,累计开展巡田护田25万余次,实体化运用四川田长巡田App,已设立公示牌150余块,“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自贡网记者 李秋玥)

来源:自贡网

7月20日,记者在贡井区五宝镇照石村看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进行夏种、夏收、夏管等作业,田间地头处处一派忙碌景象。今年以来,五宝镇充分发挥各级田长作用,以党建引领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推动荒地“复耕还粮”,截至目前已累计恢复耕地558亩。

荒地变俏 村集体发展带头促产增收

20日上午,照石村10组的一处辣椒大棚基地,8位村民正忙着采收辣椒,大家分工配合默契,一部分人采摘,一部分人挑选打包。据悉,收获的辣椒将统一存放到7月初刚投用的照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现代农业仓储保鲜库中,预冷处理后销往全国各地。

“曾经这一片都是撂荒地,现在通过村集体经济盘活土地,种植了大棚朝天椒。今年行情好,加上有了保鲜库,收益很可观。”村级田长丁朝友表示,辣椒采摘打包都请的周边村民,通过这种务工模式,村民一年就能增收3万元左右。

他告诉记者,曾经,传统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问题随之而来。近年来,在五宝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照石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承包户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推动土地流转,将群众无力耕种的土地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经营。

照石村10组田地成片,水泥路延伸到田间地头,土地上分散栽种着高粱、花生和水稻。丁朝友打开四川田长巡田App,开启定位功能对着责任区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进行巡护。

据介绍,这一片土地面积有300余亩,曾经都是撂荒地,现在通过村集体经济流转土地模式全部盘活。“这片土地很集中,目前已经完成了道路和农田改造,达到了高标准农田标准,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打土、无人机管护和施肥,一年能多收粮食600吨。”丁朝友介绍,这片土地主要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上半年种植花生、下半年种植马铃薯的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增加产出。

复耕复种 田长队伍落实“政策+服务”

当天中午,五宝镇副镇长王伟与贡井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宝镇自然资源所、照石村相关负责人在照石村办公室对照耕地后备资源底图,继续讨论还能恢复耕地的地方。记者在图上看到,遥感高清影像将整个照石村能够恢复耕地的点位都用红线进行了圈涂,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逐块图斑现场查看,率先对可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之后再组织攻坚队对局部地段进行判断分析。”五宝镇自然资源所所长龚正荣告诉记者,耕地撂荒的原因很多,如缺水、耕地分布零散、耕作不便等,也存在农户耕作能力与耕地面积不相适应的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有些农户迁至城镇生活,乡下的地无人耕种。

贡井区为高位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建起了区、镇、村三级田长责任体系,将任务落实到人,并科学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议”等措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实行撂荒土地代耕代管代种机制,实现撂荒地有效整治、产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三赢”局面。

推动荒地复耕,关键在落实。丁朝友作为村级田长制负责人,他多次与自然资源所的负责人一起,对照图块前往现场查看村里可恢复耕地的实际情况,针对有条件改造和改造面积能连线成片的土地情况,三番五次上门做好群众工作。期间,镇上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在大春农忙时,只要在耕地图斑内种粮,还可获得每亩400元的补助。

“主要是怕土地交出去就不是自己的了。”照石村5组村民甄和祥夫妻都已经80多岁,家有4亩多坑塘,宁肯一直荒着,也迟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地还是你们的,村里重新整理后用来种粮食,粮食产出也都是你们的。”丁朝友带上土地流转合同逐页向他们解释。最终,甄和祥夫妻安下心来,在今年3月签了土地流转同意书。如今,村干部带队栽种的这4亩多水稻长势正好,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荒地、坑塘变良田的故事,正在五宝镇越来越多的村组上演。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成立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田长制”,设立各级田长3818名、网格员9292名,实现了“划片包干,网格管理”的全覆盖耕地保护责任体系,累计开展巡田护田25万余次,实体化运用四川田长巡田App,已设立公示牌150余块,“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自贡网记者 李秋玥)

来源:自贡网

(责任编辑:章华维)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