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08:19 云南日报
前望老山,背靠八里河东山,南邻越南河江省,距中越国境线仅1公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是名副其实的“界碑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高举旗帜跟党走、立德树人兴边疆”国防教育目标,以“五红”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传红色精神、兴国门教育”国防教育品牌。
一段历经战争岁月的校园历史、一个承载战争洗礼的防炮洞、一个浸染了英雄热血的水景观、一条英雄烈士铺就的“老山路”……天保口岸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厚重的红色历史,战争时期学校师生积极拥军支前,学校被用作临时战地医院转移伤员。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打造了讲述红色故事的“老山路”,设置了“红歌墙”,将防炮洞遗址修缮作为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校园变成了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学生开学第一课就是知校史、参观防炮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感悟红色历史中坚定正确的历史认知,厚植师生国防教育情怀。”麻栗坡县天保镇中心学校书记、校长韦学政介绍。
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学校教师共同创作了校歌《国门教育兴南疆》,用实际行动振兴国门教育;学生坚持每学期讲红色故事、每月读红色书籍、每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每天参加社团活动和体育技能锻炼,在活动中传承红色精神;每周利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以“讲好老山故事,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
麻栗坡烈士陵园、老山作战纪念馆、天保口岸、老山神炮遗址、“排雷英雄”杜富国负伤的坝子雷场,这些红色场所承载着红色基因,是开展国防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学校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到南疆记忆陈列馆聆听红色故事,到老山主峰上进行党旗下的宣誓,带领新团员参观将军洞,去八里河东山走边关。此外,通过跨行业与天保海关、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某部开展共建,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全面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
为了让国防教育能深入人心,学校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心。2018年,八里河东山少年军校在天保口岸学校成立,邀请战斗英雄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在亲历者的讲述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校还开展学生素质训练,对学生进行着装管理,练习军体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保家卫国意识。对于学生的变化,天保口岸学校校长韦萍深有感触:“军人越来越受尊崇,老山英雄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学生,一些学生已经树立了参军报国的远大志向。”
2021年,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向学校捐助资金1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和改善学校硬件设施。“部队在援建的同时,还邀请学校师生代表到驻港部队参观,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和感受当代革命军人的军营生活和精神世界,加深对部队和军人的了解,增强国防意识,更加热爱人民军队。”韦萍介绍。
2022年,天保口岸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天保口岸学校将持续丰富国防教育实践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韦萍校长说。(王世涵)
前望老山,背靠八里河东山,南邻越南河江省,距中越国境线仅1公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是名副其实的“界碑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高举旗帜跟党走、立德树人兴边疆”国防教育目标,以“五红”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传红色精神、兴国门教育”国防教育品牌。
一段历经战争岁月的校园历史、一个承载战争洗礼的防炮洞、一个浸染了英雄热血的水景观、一条英雄烈士铺就的“老山路”……天保口岸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厚重的红色历史,战争时期学校师生积极拥军支前,学校被用作临时战地医院转移伤员。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打造了讲述红色故事的“老山路”,设置了“红歌墙”,将防炮洞遗址修缮作为校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校园变成了国防教育的生动课堂。“学生开学第一课就是知校史、参观防炮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感悟红色历史中坚定正确的历史认知,厚植师生国防教育情怀。”麻栗坡县天保镇中心学校书记、校长韦学政介绍。
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学校教师共同创作了校歌《国门教育兴南疆》,用实际行动振兴国门教育;学生坚持每学期讲红色故事、每月读红色书籍、每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每天参加社团活动和体育技能锻炼,在活动中传承红色精神;每周利用举行升旗仪式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以“讲好老山故事,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
麻栗坡烈士陵园、老山作战纪念馆、天保口岸、老山神炮遗址、“排雷英雄”杜富国负伤的坝子雷场,这些红色场所承载着红色基因,是开展国防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学校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到南疆记忆陈列馆聆听红色故事,到老山主峰上进行党旗下的宣誓,带领新团员参观将军洞,去八里河东山走边关。此外,通过跨行业与天保海关、天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某部开展共建,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全面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
为了让国防教育能深入人心,学校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心。2018年,八里河东山少年军校在天保口岸学校成立,邀请战斗英雄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在亲历者的讲述中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学校还开展学生素质训练,对学生进行着装管理,练习军体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保家卫国意识。对于学生的变化,天保口岸学校校长韦萍深有感触:“军人越来越受尊崇,老山英雄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学生,一些学生已经树立了参军报国的远大志向。”
2021年,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向学校捐助资金1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和改善学校硬件设施。“部队在援建的同时,还邀请学校师生代表到驻港部队参观,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和感受当代革命军人的军营生活和精神世界,加深对部队和军人的了解,增强国防意识,更加热爱人民军队。”韦萍介绍。
2022年,天保口岸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天保口岸学校将持续丰富国防教育实践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韦萍校长说。(王世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