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云南

云南孟连:致富路上“啡”你不可

2024-01-03 08:39 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人民网记者 程浩

时下,在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数万亩咖啡迎来采摘季。这天下午,在勐马镇帕亮村的一处山坡上,42岁的金涛挎着竹篮,和家人一道忙着采摘咖啡鲜果。此时,北纬22度明媚而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在红红的咖啡鲜果上,也照在金涛和家人身上。

几百米外的咖啡加工厂里,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一个个咖啡鲜果正经历着由鲜果到咖啡生豆的蜕变。

作为全国小粒咖啡重点产业基地县之一,孟连县1958年开始试种咖啡,到1988年起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之路,目前咖啡种植面积11.06万亩,涉及农户16081户。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加工规模,金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发起成立的合作社咖啡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去年他家的咖啡加工厂销售咖啡米400余吨,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

金涛正和家人采摘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金涛(左二)正和家人采摘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改造+示范” 提升豆子精品率

帕亮村种植咖啡的历史有30余年,金涛家种植的历史稍短些,但也有20余年,规模化加工咖啡的时间更短些,“2007年开始的”,他挠着后脑勺回忆。

规模化加工咖啡前,金涛做过几年货车司机。那时当司机虽很吃香,可受不了与家人聚少离多,金涛决定转行。

彼时,为让家家户户“钱袋子”鼓起来,孟连县党委政府依托当地低纬度、高海拔、日照充足的自然优势,引导大伙种咖啡;鼓励有能力的人建咖啡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

看到周边已有咖啡加工厂赚到钱,性格活泛的金涛提前对接客商,然后投资八九万元,开始规模化加工咖啡。

种植端,他一点点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自家咖啡面积达到600亩。咖啡价格与市场紧密连接,期间,金涛发起成立咖啡种植合作社,村里300余户农户入社,大伙抱团发展。目前,合作社种植咖啡5000余亩。

产业要健康平稳发展,无论是种植还是加工都要紧盯市场需求。金涛深知这个理儿,特别是近年来普洱市提出“走精品咖啡之路”的产业发展思路后,他结合当地的政策,在种植端和加工端双向发力,提升自家咖啡竞争力。

拿种植端来说,前两年,合作社种植了600亩的新品种咖啡,目前这片咖啡已量产。合作社还对300亩咖啡园进行了中低产改造,对500亩集中连片的咖啡园进行了标准化种植示范。

怎么理解?“先说中低产改造,就是对老品种的咖啡树进行修剪,并通过疏花、疏果的方式,提高咖啡果的产量和品质。标准化种植示范说的是,通过测土配方、种遮阳树种、套种水果树等,提高咖啡果的产量和品质。”金涛一一介绍。

起初,对咖啡标准化种植,部分农户怕投入后看不到效益,担心金涛开“空头支票”。金涛免费给社员们发放套种在咖啡地里的水果苗,请专家到地里“手把手”教农户剪枝,大伙这才试着搞起标准化种植。

好不容易熬到咖啡采摘,大伙悬着的心才放下。“通过改造提升和标准化建设,亩产增加咖啡鲜果300公斤左右,果子更红了,豆子精品率很高,亩产值增加了1000多块。”金涛说。

总体来看,目前,金涛发起成立的合作社已累计带领345户1386人发展起咖啡种植,户均增收6.96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3户,联农带农的效果很明显。

树上成熟的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树上成熟的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旅游+咖啡” 让名片更靓丽

再说加工端,2022年,在政策的支持下,金涛对咖啡加工厂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增设环保设备、抖筛机、色选机、咖啡分离机、自动化浮选、风选以及特殊的振动清洗、毛刷清洗等方式,提高咖啡加工精品率。“通过机器自动化筛选,生产出的咖啡精品率从20%提升到70%,一些长期合作的客户都增加了咖啡豆的采购量。”金涛颇为骄傲地说。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咖啡加工产生的废水多,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生产线改造升级后,每加工一吨咖啡鲜果,用水量从原来的5吨减少到50公斤,同比减少99%,咖啡产业正儿八经走上了绿色加工的路子。

因为执着于改变,金涛前几年成立的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让他颇为欣慰,也给了他持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这两年,除了与各大咖啡品牌合作,金涛把精深加工作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冷萃、挂耳等形式的咖啡系列产品,争取企业在市场的份额占比。

这些年“农旅融合”是热词,带动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咖啡采摘、品鉴……咖啡地有打造农旅融合的“基因”,在政策的扶持下,金涛建廊道、咖啡屋、民宿,推进“旅游+咖啡”,打造精品咖啡庄园,让业态丰富起来。

农户正在晾晒咖啡米。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农户正在晾晒咖啡。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在孟连,金涛和咖啡的故事只是当地咖啡产业发展的缩影。引进和培育新品种,规范标准化种植,拓展精深加工,打造咖啡庄园……近年来,孟连县党委政府适应市场需求,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下一步,孟连县将以提高咖啡精品率为抓手,争创集种子资源库、品种培育、现代化种植、初深加工、研发、品鉴展示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咖啡)产业园,让‘孟连精品咖啡’这张带着浓郁醇香的名片更靓丽。”孟连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干什么事,都像在山里的茫茫大雾里走路一样,虽然心头明白自己要往哪儿去,可路却不清楚。这些年好了,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很清晰。”金涛相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孟连的咖啡产业肯定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致富路也会越走越坚实。

时下,在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数万亩咖啡迎来采摘季。这天下午,在勐马镇帕亮村的一处山坡上,42岁的金涛挎着竹篮,和家人一道忙着采摘咖啡鲜果。此时,北纬22度明媚而和煦的阳光,温暖地照在红红的咖啡鲜果上,也照在金涛和家人身上。

几百米外的咖啡加工厂里,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一个个咖啡鲜果正经历着由鲜果到咖啡生豆的蜕变。

作为全国小粒咖啡重点产业基地县之一,孟连县1958年开始试种咖啡,到1988年起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之路,目前咖啡种植面积11.06万亩,涉及农户16081户。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加工规模,金涛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发起成立的合作社咖啡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去年他家的咖啡加工厂销售咖啡米400余吨,销售额超过1400万元。

金涛正和家人采摘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金涛(左二)正和家人采摘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改造+示范” 提升豆子精品率

帕亮村种植咖啡的历史有30余年,金涛家种植的历史稍短些,但也有20余年,规模化加工咖啡的时间更短些,“2007年开始的”,他挠着后脑勺回忆。

规模化加工咖啡前,金涛做过几年货车司机。那时当司机虽很吃香,可受不了与家人聚少离多,金涛决定转行。

彼时,为让家家户户“钱袋子”鼓起来,孟连县党委政府依托当地低纬度、高海拔、日照充足的自然优势,引导大伙种咖啡;鼓励有能力的人建咖啡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

看到周边已有咖啡加工厂赚到钱,性格活泛的金涛提前对接客商,然后投资八九万元,开始规模化加工咖啡。

种植端,他一点点扩大种植面积,目前自家咖啡面积达到600亩。咖啡价格与市场紧密连接,期间,金涛发起成立咖啡种植合作社,村里300余户农户入社,大伙抱团发展。目前,合作社种植咖啡5000余亩。

产业要健康平稳发展,无论是种植还是加工都要紧盯市场需求。金涛深知这个理儿,特别是近年来普洱市提出“走精品咖啡之路”的产业发展思路后,他结合当地的政策,在种植端和加工端双向发力,提升自家咖啡竞争力。

拿种植端来说,前两年,合作社种植了600亩的新品种咖啡,目前这片咖啡已量产。合作社还对300亩咖啡园进行了中低产改造,对500亩集中连片的咖啡园进行了标准化种植示范。

怎么理解?“先说中低产改造,就是对老品种的咖啡树进行修剪,并通过疏花、疏果的方式,提高咖啡果的产量和品质。标准化种植示范说的是,通过测土配方、种遮阳树种、套种水果树等,提高咖啡果的产量和品质。”金涛一一介绍。

起初,对咖啡标准化种植,部分农户怕投入后看不到效益,担心金涛开“空头支票”。金涛免费给社员们发放套种在咖啡地里的水果苗,请专家到地里“手把手”教农户剪枝,大伙这才试着搞起标准化种植。

好不容易熬到咖啡采摘,大伙悬着的心才放下。“通过改造提升和标准化建设,亩产增加咖啡鲜果300公斤左右,果子更红了,豆子精品率很高,亩产值增加了1000多块。”金涛说。

总体来看,目前,金涛发起成立的合作社已累计带领345户1386人发展起咖啡种植,户均增收6.96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3户,联农带农的效果很明显。

树上成熟的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树上成熟的咖啡鲜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旅游+咖啡” 让名片更靓丽

再说加工端,2022年,在政策的支持下,金涛对咖啡加工厂进行改造提升,通过增设环保设备、抖筛机、色选机、咖啡分离机、自动化浮选、风选以及特殊的振动清洗、毛刷清洗等方式,提高咖啡加工精品率。“通过机器自动化筛选,生产出的咖啡精品率从20%提升到70%,一些长期合作的客户都增加了咖啡豆的采购量。”金涛颇为骄傲地说。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咖啡加工产生的废水多,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生产线改造升级后,每加工一吨咖啡鲜果,用水量从原来的5吨减少到50公斤,同比减少99%,咖啡产业正儿八经走上了绿色加工的路子。

因为执着于改变,金涛前几年成立的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让他颇为欣慰,也给了他持续探索的勇气和信心。这两年,除了与各大咖啡品牌合作,金涛把精深加工作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冷萃、挂耳等形式的咖啡系列产品,争取企业在市场的份额占比。

这些年“农旅融合”是热词,带动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咖啡采摘、品鉴……咖啡地有打造农旅融合的“基因”,在政策的扶持下,金涛建廊道、咖啡屋、民宿,推进“旅游+咖啡”,打造精品咖啡庄园,让业态丰富起来。

农户正在晾晒咖啡米。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农户正在晾晒咖啡。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在孟连,金涛和咖啡的故事只是当地咖啡产业发展的缩影。引进和培育新品种,规范标准化种植,拓展精深加工,打造咖啡庄园……近年来,孟连县党委政府适应市场需求,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下一步,孟连县将以提高咖啡精品率为抓手,争创集种子资源库、品种培育、现代化种植、初深加工、研发、品鉴展示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咖啡)产业园,让‘孟连精品咖啡’这张带着浓郁醇香的名片更靓丽。”孟连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以前干什么事,都像在山里的茫茫大雾里走路一样,虽然心头明白自己要往哪儿去,可路却不清楚。这些年好了,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很清晰。”金涛相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领下,孟连的咖啡产业肯定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致富路也会越走越坚实。

(责任编辑:徐前)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