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云南>社会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2024-04-17 14:14 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雷霁 李涵谦

近年来,昆明学院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以来,昆明学院分别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以及第四批“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昆明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平台,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1】昆明学院2021年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百人舞蹈展演。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百人舞蹈展演。昆明学院供图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谋划实施

作为昆明市唯一市属高校,昆明学院发挥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的责任和担当。

为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并作出安排部署。

为做好配套的评议体系,昆明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巡察工作内容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终考核体系,并在每年的工作会议上,统一安排部署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制定并落实实施方案,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责任、能力水平。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坚持守正创新 融入教育教学

昆明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每学年设置2学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专题课程,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校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强化课堂教学固本强基作用,全面增进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

在推进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昆明学院还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云南民族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创建与实践探索》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出版专著3部、专业教材2部;《青春华彩——聂耳校友作品展演》被列入第六届中国聂耳音乐周精品主题晚会,展演训练被纳入学生实训课程。

与教育教学工作相配套,昆明学院完善了学生表现评价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占较大考评比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主动担当作为 服务社会发展

2016年,“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在昆明学院设立,学校成立“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民族团结教育平台,开展民族民间工艺培训活动、大学生民族艺术创作、设计创新教学培训工作等,形成了教学、科研、实践和产出一体化的模式。

依托“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学校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在对云南优秀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昆明学院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云南省民族体育舞蹈送教下乡的可行性研究》等20项课题研究并获得成效。

截至目前,昆明学院共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专利12个,获批横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人才培养》申报成功,《读懂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批云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获得“云南省学校民族体育舞蹈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比赛一等奖21个、二等奖8个。

在与实践结合方面,昆明学院善用社会大课堂,让师生在实践中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加强社会服务。

学校每年派出约30至50名舞蹈、音乐、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进入云南省大理州约80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为云南民族边疆地区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实践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昆明学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获得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优秀组织奖1个、优秀指导教师4人;获“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人才培养成果奖”“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可持续时尚奖”等;在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中,获一等奖14个、二等奖3个;联合主办“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书画展。

昆明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联动机制,营造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昆明学院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去年以来,昆明学院分别被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以及第四批“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昆明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平台,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1】昆明学院2021年参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百人舞蹈展演。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百人舞蹈展演。昆明学院供图

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谋划实施

作为昆明市唯一市属高校,昆明学院发挥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优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的责任和担当。

为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研究并作出安排部署。

为做好配套的评议体系,昆明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校巡察工作内容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终考核体系,并在每年的工作会议上,统一安排部署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制定并落实实施方案,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责任、能力水平。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坚持守正创新 融入教育教学

昆明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每学年设置2学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专题课程,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推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校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强化课堂教学固本强基作用,全面增进各族学生的“五个认同”。

在推进基础理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昆明学院还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云南民族体育舞蹈课程体系创建与实践探索》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出版专著3部、专业教材2部;《青春华彩——聂耳校友作品展演》被列入第六届中国聂耳音乐周精品主题晚会,展演训练被纳入学生实训课程。

与教育教学工作相配套,昆明学院完善了学生表现评价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占较大考评比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昆明学院开展民族民间工艺训练营活动。昆明学院供图

主动担当作为 服务社会发展

2016年,“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在昆明学院设立,学校成立“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民族团结教育平台,开展民族民间工艺培训活动、大学生民族艺术创作、设计创新教学培训工作等,形成了教学、科研、实践和产出一体化的模式。

依托“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学校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创新活动。在对云南优秀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昆明学院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民族体育舞蹈精品课程建设》《云南省民族体育舞蹈送教下乡的可行性研究》等20项课题研究并获得成效。

截至目前,昆明学院共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著作专利12个,获批横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民歌人才培养》申报成功,《读懂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思政课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获批云南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获得“云南省学校民族体育舞蹈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比赛一等奖21个、二等奖8个。

在与实践结合方面,昆明学院善用社会大课堂,让师生在实践中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同时加强社会服务。

学校每年派出约30至50名舞蹈、音乐、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进入云南省大理州约80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为云南民族边疆地区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实践服务社会发展过程中,昆明学院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获得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大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优秀组织奖1个、优秀指导教师4人;获“2023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人才培养成果奖”“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可持续时尚奖”等;在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活动中,获一等奖14个、二等奖3个;联合主办“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书画展。

昆明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联动机制,营造共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徐前)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