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苏>经济

“户口本”上都有啥?江苏22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完成登簿

2024-04-24 07:23 新华日报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近百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相继完成登簿。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在这其中,我省共有22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完成登簿,这意味着这22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拥有了自己的“户口本”。

如何给重点区域自然资源“上户口”?这个“户口本”有哪些内容?

“户口”怎么上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指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相当于为自然资源“上户口”。

那么,如何给自然资源“上户口”呢?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谭静表示,按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相关工作要求,省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实施工作,实施程序主要包括通告、地籍调查、审核、公告、登簿5个环节。

具体来看,登记机构首先要在收集资料、编制工作底图的基础上发布首次登记通告,并组织专业调查队伍,综合考虑不同自然资源种类和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对完整的生态功能、集中连片等因素,预划登记单元,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等自然资源调查成果,以及(相关)不动产登记成果,开展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并进行核实,之后对拟登簿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公示,公告期满后登记机构通过全国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系统,将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等登记事项记载于自然资源登记簿。作为最后一个程序,登簿即说明确权登记全面完成。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通过清晰界定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此举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标志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实现了落实落地,将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产权支撑。”谭静说。

四年来,我省建立省市县分级登记体系,完成54个省级、1872个市县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的主体性地籍调查工作。2022年12月,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首批完成公告登簿。2023年4月,苏州、南通在全国率先实现市级公告登簿。以全国“首登”为起点,江苏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登簿工作,截至当前,全省共有22个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完成登簿。

“户口本”里有什么

“户口本”里有啥呢?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一级主任科员曹洪权介绍,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自然状况,包括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数量、质量等;其次是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包括所有权主体、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所有者职责代理履行主体以及行使方式等;最后是其他相关事项,主要包括登记范围内的不动产权利情况和公共管制信息等,通过关联的方式予以体现。

“如果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一个大家庭,那么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海域,包括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都是家庭成员。要了解这些成员,就需要摸清家底、建立档案,明晰产权的主体、划清权属的界限,有利于各方共同维护好、保护好这一片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难得的生态资源。”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通俗来讲,‘户口本’上记录着自然资源的地址和空间范围,能够明确‘家庭成员’以及每位‘家庭成员’的状况,承担着保护和监管的重大责任。”曹洪权说。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2022年12月,保护区在全国首批完成公告登簿,成功领到了自己的“户口本”。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铁小军介绍,在该保护区的“户口本”上可以看到,保护区登记单元总面积2667.96公顷,国有自然资源面积2667.96公顷,包括湿地1183.24公顷、草原297.74公顷、森林219.60公顷、水流99.68公顷,其他类型面积867.70公顷;保护区所有权人为全民,履行主体为自然资源部,代理履行主体为江苏省人民政府。

确权登记,有啥好经验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支撑,是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基底的重要保障。然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工作,国内外缺少现成经验。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涉及面广,实施过程中,面临怎么管理、怎么与相关改革工作衔接、怎么用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等问题。那么,我省是如何进行探索的?谭静对此作了介绍——

管理方面,我省探索出“1+4+N”创新管理模式,“1”是由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会同相关处室组成1个专班,总体把控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4”是发挥厅属事业单位的支撑作用,由4家单位分别负责任务管理、工作监理、成果审核和数据入库工作,形成既有分工更有协作的格局;“N”是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公开选择作业单位完成确权登记具体工作。

与相关改革工作衔接方面,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国土调查、保护地优化整合等重大改革衔接。比如,省政府代理履行清单出台后,省自然资源厅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作,共同提请省政府调整省级工作计划,使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与省政府代理履行清单严格对应,能更好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大改革事项。

用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方面,我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对于重复登记和产证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组织变更登记,一并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林业部门就登记单元范围内的林权证书与国土变更调查地类进行比对,形成相关管理建议,助力林草资源管理;登记机构通过与生态环境部门共享登记单元范围内的排污口信息,可以帮助生态环境部门针对性加强对非法排污口的巡查,提升精准治污力度,增强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姚政宇)

4月22日,自然资源部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发布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共有近百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相继完成登簿。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在这其中,我省共有22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完成登簿,这意味着这22个重点区域自然资源拥有了自己的“户口本”。

如何给重点区域自然资源“上户口”?这个“户口本”有哪些内容?

“户口”怎么上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指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相当于为自然资源“上户口”。

那么,如何给自然资源“上户口”呢?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谭静表示,按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相关工作要求,省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实施工作,实施程序主要包括通告、地籍调查、审核、公告、登簿5个环节。

具体来看,登记机构首先要在收集资料、编制工作底图的基础上发布首次登记通告,并组织专业调查队伍,综合考虑不同自然资源种类和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对完整的生态功能、集中连片等因素,预划登记单元,充分利用全国国土调查、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等自然资源调查成果,以及(相关)不动产登记成果,开展自然资源地籍调查并进行核实,之后对拟登簿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公示,公告期满后登记机构通过全国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系统,将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等登记事项记载于自然资源登记簿。作为最后一个程序,登簿即说明确权登记全面完成。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通过清晰界定登记单元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此举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标志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实现了落实落地,将为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产权支撑。”谭静说。

四年来,我省建立省市县分级登记体系,完成54个省级、1872个市县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的主体性地籍调查工作。2022年12月,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全国首批完成公告登簿。2023年4月,苏州、南通在全国率先实现市级公告登簿。以全国“首登”为起点,江苏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登簿工作,截至当前,全省共有22个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完成登簿。

“户口本”里有什么

“户口本”里有啥呢?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一级主任科员曹洪权介绍,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自然状况,包括自然资源的坐落、空间范围、面积、类型、数量、质量等;其次是自然资源的权属状况,包括所有权主体、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所有者职责代理履行主体以及行使方式等;最后是其他相关事项,主要包括登记范围内的不动产权利情况和公共管制信息等,通过关联的方式予以体现。

“如果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一个大家庭,那么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海域,包括无居民海岛,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都是家庭成员。要了解这些成员,就需要摸清家底、建立档案,明晰产权的主体、划清权属的界限,有利于各方共同维护好、保护好这一片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难得的生态资源。”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通俗来讲,‘户口本’上记录着自然资源的地址和空间范围,能够明确‘家庭成员’以及每位‘家庭成员’的状况,承担着保护和监管的重大责任。”曹洪权说。

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2022年12月,保护区在全国首批完成公告登簿,成功领到了自己的“户口本”。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铁小军介绍,在该保护区的“户口本”上可以看到,保护区登记单元总面积2667.96公顷,国有自然资源面积2667.96公顷,包括湿地1183.24公顷、草原297.74公顷、森林219.60公顷、水流99.68公顷,其他类型面积867.70公顷;保护区所有权人为全民,履行主体为自然资源部,代理履行主体为江苏省人民政府。

确权登记,有啥好经验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支撑,是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基底的重要保障。然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作为一项全新的改革工作,国内外缺少现成经验。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涉及面广,实施过程中,面临怎么管理、怎么与相关改革工作衔接、怎么用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等问题。那么,我省是如何进行探索的?谭静对此作了介绍——

管理方面,我省探索出“1+4+N”创新管理模式,“1”是由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会同相关处室组成1个专班,总体把控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4”是发挥厅属事业单位的支撑作用,由4家单位分别负责任务管理、工作监理、成果审核和数据入库工作,形成既有分工更有协作的格局;“N”是发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公开选择作业单位完成确权登记具体工作。

与相关改革工作衔接方面,在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第三次国土调查、保护地优化整合等重大改革衔接。比如,省政府代理履行清单出台后,省自然资源厅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作,共同提请省政府调整省级工作计划,使省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项目与省政府代理履行清单严格对应,能更好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重大改革事项。

用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方面,我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对于重复登记和产证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组织变更登记,一并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林业部门就登记单元范围内的林权证书与国土变更调查地类进行比对,形成相关管理建议,助力林草资源管理;登记机构通过与生态环境部门共享登记单元范围内的排污口信息,可以帮助生态环境部门针对性加强对非法排污口的巡查,提升精准治污力度,增强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姚政宇)

(责任编辑:黄竹岩)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