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四川>本地新闻联播

小竹笋挖出大产业

2024-04-26 08:30 四川日报  

彭州市通济镇凤坪村种植的精品竹笋。 彭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段时间,随着春雨频频“光临”,彭州的春笋产量喜人,迎来丰收好时节。近年来,彭州的竹产业不仅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俏货”,还出口到加拿大,实现四川首批规模化种植雷竹笋出口。目前,彭州有机雷竹林约5万亩,年产春笋4500余万斤。

近日,正值春笋上市高峰期,记者走进彭州多个竹产业基地,探寻竹笋产业的鲜活脉动。

上市早有种植秘诀:铺上“棉被”好“过冬”

眼下,龙门山镇渔江楠村的春笋已大量上市。

“我们这里的春笋一般3月底就出土了,要挖到5月初。”渔江楠村鱼凫竹林基地负责人马小玲介绍,“鱼凫竹林的春笋有200余亩,平均每天有四五个工人采挖,日产量在2000斤左右,一年销售10多万斤。”

不同于暖棚笋,龙门山镇的春笋是山间野生的自然笋,是最早上市的笋种之一。

为保证竹笋产量,渔江楠村有自己的“种植秘诀”。马小玲透露,每年冬季,村民们会在山间竹笋的表面盖上一层厚度约15厘米的稻糠,就像给竹笋铺上一层“棉被”,好让竹子顺利“过冬”。“在来年春天,不仅能实现竹笋较早上市,还可让产量倍增。”

紧抓上市早的契机,龙门山镇在4月初就举行了春笋生态季暨大熊猫美食文化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前来采摘春笋、踏青寻趣。龙门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春之味”美食大赛以春笋为题,评选出12道精品菜,形成2024年龙门宴菜单,广邀大家来品尝春笋好味道。

卖得好有销售秘诀:线上+线下,竹笋销路宽卖价好

通济镇凤坪村地处龙门山山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生长环境,凤坪村大力发展竹笋产业。截至目前,该村有笋竹林2600余亩,亩产量1000至1500斤。

每年4月是凤坪村春笋的丰收季。“过去,凤坪村的竹笋主要通过零散商家上门收购,缺乏销售渠道和市场。”凤坪村党总支书记钟娅介绍,“去年我们利用闲置的卫生站建起了‘众享·坪台’山货销售市场,村民可以随时来随时卖,不仅拓宽了销路,也带来了实惠。”

钟娅介绍,除了线下建市场,凤坪村还引入电商“鲜采世家”,在抖音、美团等平台将鲜竹笋销往北京、吉林、黑龙江等地,去年带动村民每亩平均增收1000余元。

此外,凤坪村的竹笋还端上了大熊猫的“餐桌”。在凤坪村有机竹笋种植示范基地,每年有100多万斤优质竹笋被运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增长快有管理秘诀:坚持产业化思维,规模化种植产品出口国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敖平镇红岩子社区春笋种植面积从600余亩扩大到如今7000余亩。这里的春笋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

红岩子社区党委书记黄光明介绍,近年来,红岩子社区引进成都市蟠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彭州市强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对区域内的浅丘山区低效林、残次林进行整理并种植雷竹。目前,7000余亩雷竹已全部成林进入丰产期,每年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超2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敖平镇的竹笋还卖到了加拿大。去年4月,当地一批新鲜雷竹笋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报关出口,在获得海关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后,直飞温哥华,实现了成都市首次对加拿大出口雷竹笋,也是四川省首批规模化种植雷竹笋出口。

“今年,红岩子雷竹笋获有机认证,为进一步发挥竹笋产业优势,我们将拓展发展新模式。”黄光明说,社区将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职业经理人”模式进行产业化发展,引进具备相应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加快完善红岩子雷竹笋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

在着力提升竹产业品质的基础上,敖平镇还将同步发展竹文化旅游、健身康养、文创产品开发等项目,让市民游客感受到“吃竹、娱竹、住竹、乐竹”的乐趣,拓宽当地笋农和周边农副产品销路。

□魏悦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彭州市通济镇凤坪村种植的精品竹笋。 彭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段时间,随着春雨频频“光临”,彭州的春笋产量喜人,迎来丰收好时节。近年来,彭州的竹产业不仅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俏货”,还出口到加拿大,实现四川首批规模化种植雷竹笋出口。目前,彭州有机雷竹林约5万亩,年产春笋4500余万斤。

近日,正值春笋上市高峰期,记者走进彭州多个竹产业基地,探寻竹笋产业的鲜活脉动。

上市早有种植秘诀:铺上“棉被”好“过冬”

眼下,龙门山镇渔江楠村的春笋已大量上市。

“我们这里的春笋一般3月底就出土了,要挖到5月初。”渔江楠村鱼凫竹林基地负责人马小玲介绍,“鱼凫竹林的春笋有200余亩,平均每天有四五个工人采挖,日产量在2000斤左右,一年销售10多万斤。”

不同于暖棚笋,龙门山镇的春笋是山间野生的自然笋,是最早上市的笋种之一。

为保证竹笋产量,渔江楠村有自己的“种植秘诀”。马小玲透露,每年冬季,村民们会在山间竹笋的表面盖上一层厚度约15厘米的稻糠,就像给竹笋铺上一层“棉被”,好让竹子顺利“过冬”。“在来年春天,不仅能实现竹笋较早上市,还可让产量倍增。”

紧抓上市早的契机,龙门山镇在4月初就举行了春笋生态季暨大熊猫美食文化活动,邀请市民游客前来采摘春笋、踏青寻趣。龙门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春之味”美食大赛以春笋为题,评选出12道精品菜,形成2024年龙门宴菜单,广邀大家来品尝春笋好味道。

卖得好有销售秘诀:线上+线下,竹笋销路宽卖价好

通济镇凤坪村地处龙门山山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生长环境,凤坪村大力发展竹笋产业。截至目前,该村有笋竹林2600余亩,亩产量1000至1500斤。

每年4月是凤坪村春笋的丰收季。“过去,凤坪村的竹笋主要通过零散商家上门收购,缺乏销售渠道和市场。”凤坪村党总支书记钟娅介绍,“去年我们利用闲置的卫生站建起了‘众享·坪台’山货销售市场,村民可以随时来随时卖,不仅拓宽了销路,也带来了实惠。”

钟娅介绍,除了线下建市场,凤坪村还引入电商“鲜采世家”,在抖音、美团等平台将鲜竹笋销往北京、吉林、黑龙江等地,去年带动村民每亩平均增收1000余元。

此外,凤坪村的竹笋还端上了大熊猫的“餐桌”。在凤坪村有机竹笋种植示范基地,每年有100多万斤优质竹笋被运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增长快有管理秘诀:坚持产业化思维,规模化种植产品出口国外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敖平镇红岩子社区春笋种植面积从600余亩扩大到如今7000余亩。这里的春笋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

红岩子社区党委书记黄光明介绍,近年来,红岩子社区引进成都市蟠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彭州市强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经营主体,对区域内的浅丘山区低效林、残次林进行整理并种植雷竹。目前,7000余亩雷竹已全部成林进入丰产期,每年给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超2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敖平镇的竹笋还卖到了加拿大。去年4月,当地一批新鲜雷竹笋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报关出口,在获得海关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后,直飞温哥华,实现了成都市首次对加拿大出口雷竹笋,也是四川省首批规模化种植雷竹笋出口。

“今年,红岩子雷竹笋获有机认证,为进一步发挥竹笋产业优势,我们将拓展发展新模式。”黄光明说,社区将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职业经理人”模式进行产业化发展,引进具备相应能力的职业经理人,加快完善红岩子雷竹笋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

在着力提升竹产业品质的基础上,敖平镇还将同步发展竹文化旅游、健身康养、文创产品开发等项目,让市民游客感受到“吃竹、娱竹、住竹、乐竹”的乐趣,拓宽当地笋农和周边农副产品销路。

□魏悦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亚飞

(责任编辑:袁菡苓)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