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河北>要闻

保定:“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效突显

2024-05-15 18:12 人民网-河北频道  

5月15日,河北保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博物馆之城”建设情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会上介绍,保定市博物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各具特色,涵盖综合地志、历史文化等类型。2021年,保定市备案博物馆23家,2022年新增博物馆20家,2023年新增博物馆28家,全市博物馆数量达71家,国有博物馆33家,非国有博物馆38家。

保定历史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2022年,保定市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博物馆之城”建设,通过新建一批场馆、提升一批场馆、实施一批项目、举办一批展览,不断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其中,保定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古脊椎所携手打造了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市科学技术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依托国保单位建立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审判厅博物馆、保定水利博物馆,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建设了保定宴饮食博物馆、涿州市德荣斋蛋雕艺术博物馆、易县绞胎瓷博物馆等。

据悉,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保定市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举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中国古动物馆(保定市科学技术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特展《寻龙在野》、公布保定市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名单、举办博物馆社会教育培训及案例分享会、现场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展现博物馆文化软力量,营造国际博物馆日节日氛围,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魅力。(班静怡)

5月15日,河北保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博物馆之城”建设情况。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会上介绍,保定市博物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各具特色,涵盖综合地志、历史文化等类型。2021年,保定市备案博物馆23家,2022年新增博物馆20家,2023年新增博物馆28家,全市博物馆数量达71家,国有博物馆33家,非国有博物馆38家。

保定历史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2022年,保定市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博物馆之城”建设,通过新建一批场馆、提升一批场馆、实施一批项目、举办一批展览,不断推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其中,保定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古脊椎所携手打造了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保定市科学技术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依托国保单位建立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审判厅博物馆、保定水利博物馆,依托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建设了保定宴饮食博物馆、涿州市德荣斋蛋雕艺术博物馆、易县绞胎瓷博物馆等。

据悉,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保定市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举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中国古动物馆(保定市科学技术馆、保定自然博物馆)特展《寻龙在野》、公布保定市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名单、举办博物馆社会教育培训及案例分享会、现场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宣传展现博物馆文化软力量,营造国际博物馆日节日氛围,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魅力。(班静怡)

(责任编辑:方童)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