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江苏>经济

三个百万人,“逼出来”的走四方

2024-06-13 07:16 人民网-江苏频道  作者:王继亮 徐晨曦

提起南通,你会想起什么?

“中国近代第一城”“世界家纺中心”“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教育之乡”,以及江苏第四座万亿之城,这些都是南通的城市标签;但你有所不知的是,这里既有“七虎”相竞的争先恐后,也有三个“百万”人的拼搏奋斗。

试问何以如此?

穷则思变。曾几何时,人均不足1亩田的现实让很多南通人不得不上下求索,走南闯北,为生活开新路,为人生争前途。由此倒逼出百万个手艺人、百万个生意人、百万个读书人,也因此造就了南通人逐梦江海、敢闯敢拼的气质。

百万手艺人——

技有所长 安身立命

2017年,电视剧《春天里》热播,主角铁振国背井离乡,在北京的建筑工地苦练技艺,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这部电视剧是以“南通建筑工人”为原型创作。

和铁振国一样,许多南通人从“泥瓦工”干起,从雪域高原拉萨到沙漠绿洲迪拜,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葛建华(中)指导新员工。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葛建华(中)指导新员工。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55岁的葛建华是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这位“全国劳模”,单看他黝黑的皮肤、布满老茧的双手,很难将他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身份联系起来。

初中毕业后,葛建华随父亲远走他乡,干起了泥瓦工,夏天被晒得脱皮,冬天被冻得生疮,起早贪黑经常累得爬不起来,好多回都想着撂挑子。

“回家又能干什么呢?只有掌握真本事,才有出路。”回忆起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葛建华语重心长。

工友回忆称,葛建华最擅长的就是砌砖头,排砖撂底准,铺灰厚度准,墙体垂直度准。靠着这个砌筑绝活,葛建华的名气越来越大,还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2014年,葛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南通不仅是建筑之乡,还是全国棉纺工业重地。百余年前,清末状元张謇怀揣实业救国理想,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自此纺织便成为南通人另一条谋生之路。

在南通,像建筑工、纺织工在内的手艺人不在少数。目前,南通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而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及周边家纺个体户从业人员也超过40万人。

百万手艺人靠一技之长安身立命,在潜心钻研中,推动着千行百业的发展。

百万生意人——

走南闯北 敢闯敢拼

南通海门与通州交界处,曾有一座“叠石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附近农户在桥两头摆摊。从肉菜禽蛋,到自家的蓝印花布、枕头被罩等纺织品,都在此交易。

七十年代,拆桥筑坝。八十年代,绣品兴起,集市搭起三排竹棚,后扩建成瓦房,满足日益紧俏的市场摊位。此后,集市地点固定,如今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家纺中心”。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南通纺织业之所以能早早做强,是因有一群敢于跳出当地、勇闯天涯的商人。

1993年,叠石桥附近的林西村村民郁建祥肩挑20大包家纺产品,独闯俄罗斯,首战惨败并没有击垮他的斗志。第二年,他转战罗马尼亚,最终站稳脚跟。

蔡云松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蔡云松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在郁建祥的带领下,一大批郁氏族人出国创业。刚到异国他乡时语言不通,没钱雇翻译,他们白天摆地摊全靠比划,晚上到夜校恶补英语。因为没钱住旅馆,晚上只能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林西村位于海门西北角,黄土地种出的粮食产量低,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为了养家糊口,当时只能走四方。”1997年,时任林西村党支部书记的蔡云松也踏上了远赴罗马利亚的旅途,从销售床上用品做起,后又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办厂。历经岁月洗礼,年近七旬的蔡云松谈及过往经历时,感慨万千。

正是这种拼搏精神传承,使得林西村形成了浓厚的经商氛围,做到了“家家富,迈大步”。多年来,3500多人口的林西村共有600多人出国经商。目前,整个海门区有侨商近5000人,足迹遍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精明的南通商人四海为家,敏锐捕捉各种商机。上世纪80年代,南通海安的养鸡户自发组建自行车队,后座上绑着硕大的鸡笼,每年有100多万只家禽销往苏南、上海等地。“百万雄鸡下江南”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勇闯市场的美谈。

时至今日,海安市构建起一条集种鸡引进、饲养、苗鸡繁育、规模饲养、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蛋鸡产业链,续写着往日辉煌。

目前,南通全市拥有120多万个经营主体。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当地新增各类经营主体51069个,同比增长30.57%。

百万读书人——

反哺家乡 回馈桑梓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40年来共培养56名两院院士。南通用辉煌的成绩彰显着这颗“江海明珠”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和崇文重教的社会氛围。

朱美芳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美芳。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59岁的朱美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她从老家如皋县考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为东华大学)。“我是地道的农村娃,父母摒弃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朱美芳说,上中学时,一家人一年只能存下五六块钱,能够坚持把书读下来,实属不易。

作为纤维材料学专家,朱美芳在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的第一线,不断推动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转变。

学成名就后,朱美芳开始反哺家乡,回馈桑梓。2021年开始,她返乡次数增多。后来,她在南通参与组建了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新材料研究所,并担任首席专家,已为30多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80后”小伙范如意也是从农村走出的南通“读书人”。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后进入上海航天八院工作,如今已是“江苏省双创人才”。

2020年,范如意捕捉到“真空电子束及高功率激光焊接加工”在民用市场空间很大的商机,于是返乡创业成立了励束智能制造(南通)有限公司。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能够提供优质的焊接技术开发及生产服务。”范如意说,“目前公司客户涉及航天、汽车零部件、重型机械、高铁等行业。”

百万南通青年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踏歌前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与事业。

“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早些年,在南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虽是调侃,但也折射了当时南通作为“中国教育之乡”所面临的窘境。

近年来,稳坐江苏“万亿城”第四把交椅的南通,在迈向下一个“万亿”的征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

2023年,南通将每年的“谷雨”确定为“南通人才日”,以专属节日的形式礼敬人才。记者从南通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南通市产业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教育卫生人才、法治人才、财经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60万人,其中既有返乡创业的南通籍人才,也有落户扎根的外地人才。

相关报道: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①|张謇,一个人影响一座城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②|南通,何以“衣被天下”?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③|南通教育之强,远不止分数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④|一只蟹的“双城记”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⑤|124座“小金人”背后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⑥|南通,向“海”图强

提起南通,你会想起什么?

“中国近代第一城”“世界家纺中心”“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教育之乡”,以及江苏第四座万亿之城,这些都是南通的城市标签;但你有所不知的是,这里既有“七虎”相竞的争先恐后,也有三个“百万”人的拼搏奋斗。

试问何以如此?

穷则思变。曾几何时,人均不足1亩田的现实让很多南通人不得不上下求索,走南闯北,为生活开新路,为人生争前途。由此倒逼出百万个手艺人、百万个生意人、百万个读书人,也因此造就了南通人逐梦江海、敢闯敢拼的气质。

百万手艺人——

技有所长 安身立命

2017年,电视剧《春天里》热播,主角铁振国背井离乡,在北京的建筑工地苦练技艺,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这部电视剧是以“南通建筑工人”为原型创作。

和铁振国一样,许多南通人从“泥瓦工”干起,从雪域高原拉萨到沙漠绿洲迪拜,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葛建华(中)指导新员工。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葛建华(中)指导新员工。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55岁的葛建华是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这位“全国劳模”,单看他黝黑的皮肤、布满老茧的双手,很难将他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身份联系起来。

初中毕业后,葛建华随父亲远走他乡,干起了泥瓦工,夏天被晒得脱皮,冬天被冻得生疮,起早贪黑经常累得爬不起来,好多回都想着撂挑子。

“回家又能干什么呢?只有掌握真本事,才有出路。”回忆起年轻时走南闯北的经历,葛建华语重心长。

工友回忆称,葛建华最擅长的就是砌砖头,排砖撂底准,铺灰厚度准,墙体垂直度准。靠着这个砌筑绝活,葛建华的名气越来越大,还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2014年,葛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南通不仅是建筑之乡,还是全国棉纺工业重地。百余年前,清末状元张謇怀揣实业救国理想,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自此纺织便成为南通人另一条谋生之路。

在南通,像建筑工、纺织工在内的手艺人不在少数。目前,南通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而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及周边家纺个体户从业人员也超过40万人。

百万手艺人靠一技之长安身立命,在潜心钻研中,推动着千行百业的发展。

百万生意人——

走南闯北 敢闯敢拼

南通海门与通州交界处,曾有一座“叠石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附近农户在桥两头摆摊。从肉菜禽蛋,到自家的蓝印花布、枕头被罩等纺织品,都在此交易。

七十年代,拆桥筑坝。八十年代,绣品兴起,集市搭起三排竹棚,后扩建成瓦房,满足日益紧俏的市场摊位。此后,集市地点固定,如今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家纺中心”。

外界有所不知的是,南通纺织业之所以能早早做强,是因有一群敢于跳出当地、勇闯天涯的商人。

1993年,叠石桥附近的林西村村民郁建祥肩挑20大包家纺产品,独闯俄罗斯,首战惨败并没有击垮他的斗志。第二年,他转战罗马尼亚,最终站稳脚跟。

蔡云松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蔡云松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在郁建祥的带领下,一大批郁氏族人出国创业。刚到异国他乡时语言不通,没钱雇翻译,他们白天摆地摊全靠比划,晚上到夜校恶补英语。因为没钱住旅馆,晚上只能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林西村位于海门西北角,黄土地种出的粮食产量低,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为了养家糊口,当时只能走四方。”1997年,时任林西村党支部书记的蔡云松也踏上了远赴罗马利亚的旅途,从销售床上用品做起,后又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办厂。历经岁月洗礼,年近七旬的蔡云松谈及过往经历时,感慨万千。

正是这种拼搏精神传承,使得林西村形成了浓厚的经商氛围,做到了“家家富,迈大步”。多年来,3500多人口的林西村共有600多人出国经商。目前,整个海门区有侨商近5000人,足迹遍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精明的南通商人四海为家,敏锐捕捉各种商机。上世纪80年代,南通海安的养鸡户自发组建自行车队,后座上绑着硕大的鸡笼,每年有100多万只家禽销往苏南、上海等地。“百万雄鸡下江南”成为改革开放之初勇闯市场的美谈。

时至今日,海安市构建起一条集种鸡引进、饲养、苗鸡繁育、规模饲养、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蛋鸡产业链,续写着往日辉煌。

目前,南通全市拥有120多万个经营主体。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当地新增各类经营主体51069个,同比增长30.57%。

百万读书人——

反哺家乡 回馈桑梓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40年来共培养56名两院院士。南通用辉煌的成绩彰显着这颗“江海明珠”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和崇文重教的社会氛围。

朱美芳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美芳。人民网记者 王继亮摄

59岁的朱美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她从老家如皋县考入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为东华大学)。“我是地道的农村娃,父母摒弃重男轻女的旧思想,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朱美芳说,上中学时,一家人一年只能存下五六块钱,能够坚持把书读下来,实属不易。

作为纤维材料学专家,朱美芳在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的第一线,不断推动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转变。

学成名就后,朱美芳开始反哺家乡,回馈桑梓。2021年开始,她返乡次数增多。后来,她在南通参与组建了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新材料研究所,并担任首席专家,已为30多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80后”小伙范如意也是从农村走出的南通“读书人”。他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后进入上海航天八院工作,如今已是“江苏省双创人才”。

2020年,范如意捕捉到“真空电子束及高功率激光焊接加工”在民用市场空间很大的商机,于是返乡创业成立了励束智能制造(南通)有限公司。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能够提供优质的焊接技术开发及生产服务。”范如意说,“目前公司客户涉及航天、汽车零部件、重型机械、高铁等行业。”

百万南通青年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踏歌前行,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与事业。

“高考出去一火车,毕业回来一卡车。”早些年,在南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虽是调侃,但也折射了当时南通作为“中国教育之乡”所面临的窘境。

近年来,稳坐江苏“万亿城”第四把交椅的南通,在迈向下一个“万亿”的征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

2023年,南通将每年的“谷雨”确定为“南通人才日”,以专属节日的形式礼敬人才。记者从南通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了解到,截至目前,南通市产业类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教育卫生人才、法治人才、财经人才等各类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60万人,其中既有返乡创业的南通籍人才,也有落户扎根的外地人才。

相关报道: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①|张謇,一个人影响一座城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②|南通,何以“衣被天下”?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③|南通教育之强,远不止分数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④|一只蟹的“双城记”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⑤|124座“小金人”背后

你所不知道的南通⑥|南通,向“海”图强

(责任编辑:张鑫)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