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06:29
流水线上,“人工智能质检员”疾速揪出不合格产品,这双“眼”既锐利又不知疲倦;司机并未触碰方向盘,汽车自己灵活避障、麻利转弯,自动驾驶车辆已行驶在街头;高考作文题公布了,有人打开人工智能应用,眨眼间收获一篇流畅工整的文章……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一次次“神机妙算”。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火,推动算力的关注度提升。长三角各地正发力奔跑,通过算力中心“做加法”、政策支持“全覆盖”,持续夯实算力底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两大集群拔节生长
“算力就是计算能力。手机、服务器等所有具备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都是算力的载体。近年来,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5G、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对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算力因此成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瓶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强介绍。
6月14日,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通服务。当日,芜湖市举办“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会场内外“加速智能升级 共建美好智算之城”的标语十分醒目。
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制造业强市芜湖,为何提出“打造国内领先的‘智算之城’”?这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该工程确定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长三角枢纽节点包括两个集群,一个是“芜湖集群”,一个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
因区位优势,“芜湖集群”既可服务长三角,又能辐射中部省份,颇有东西兼顾、左右逢源之意。在“芜湖集群”起步区,两年多来已签约15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2700亿元。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是当地首家“上线”的。从网络运载能力看,该中心与20多个城市间的网络时延低于10毫秒,达到较高标准。
在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苏州市吴江区,早于“集群”概念出炉,江苏移动已布局大型算力设施。2018年投入运营的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核心业务已从前期的基础性数据服务向智算服务升级,助力苏州乃至华东地区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底,该中心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智算中心,总投资不少于60亿元。同样在吴江区,江苏电信建设的算力调度中心本月底将开通服务。
出台政策抢抓风口
5月11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悟空智算”智能算力中心投用。5月30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锋奕算力中心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预计2028年建成达产。有的已经掀开盖头,有的陆续破土动工,一个个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签约、落地,使算力成为长三角“新基建”的热点。
从微观层面看,算力基础设施占地大、用能多,涉及土地、供水、用电、网络等要素保障,也涉及能耗指标。为了一个项目,属地政府需要多部门联动。
从宏观层面看,为了推动算力“新基建”,三省一市皆已制定相关规划、出台推动政策。4月,江苏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目标:2030年全省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120万标准机架,全省在用总算力超过5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45%以上,智算中心突破20个。而截至去年底,江苏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59.9万架,在用算力达18EFLOPS,在用智算中心9个。两相对比,可见6年中要完成不小的增量。接下来的重点是加快落实这张蓝图。
去年,安徽出台有关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深度参与“芜湖集群”建设,也支持有条件的市多路线、多模式建设公共智算中心。
同样聚焦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智能算力,上海今年初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上海将通过贴息贷款、专项补贴等方式,持续引导在建和已建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演进;通过市区两级“算力券”等激励机制,引导智能算力通过集约化调度方式,在上海算力交易平台、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集聚。
浙江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省内算力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加快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等先进算力的建设,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智算中心建设和运营。
大力发展算力产业
吴强对记者说,高性能计算推动我国航空航天、深空深海、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ChatGPT热度不减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别增长。可以说,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对算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网络作为连接算力、数据、业务应用的“主动脉”,与算力的融合共生不断深入。
在6月14日举行的“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专门讲到,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对于AIGC发展来说,数据是核心要素,为模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算法是核心技术,决定着模型的智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算力是坚强基石,确保算法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
杨善林认为:“由数据、算法、算力构成的智算产业,是推动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事实上,伴随算力基础设施的增加,长三角多地政府都在推动包括智算产业在内的算力产业。在算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上,苏州去年提出,既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也优先建设一批集聚计算设备制造、数据算力应用、算力算法服务企业的特色产业园,还要在引育龙头企业上给予真金实银的奖励支持。
今年3月,南京市公开这一目标——到2025年全市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在构建算力产业生态方面,南京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中国(南京)软件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产业,麒麟科创园重点发展智算产业,江宁开发区重点发展算力网络产业……这些细分产业领域,共同拼成一个算力产业“全景图”。
算力产业的壮大,将使算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强引擎。未来,“神机妙算”会给生产生活带来无限可能。(徐冠英)
来源:新华日报
流水线上,“人工智能质检员”疾速揪出不合格产品,这双“眼”既锐利又不知疲倦;司机并未触碰方向盘,汽车自己灵活避障、麻利转弯,自动驾驶车辆已行驶在街头;高考作文题公布了,有人打开人工智能应用,眨眼间收获一篇流畅工整的文章……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一次次“神机妙算”。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火,推动算力的关注度提升。长三角各地正发力奔跑,通过算力中心“做加法”、政策支持“全覆盖”,持续夯实算力底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两大集群拔节生长
“算力就是计算能力。手机、服务器等所有具备计算能力的物理设备,都是算力的载体。近年来,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5G、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对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算力因此成为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瓶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吴强介绍。
6月14日,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通服务。当日,芜湖市举办“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会场内外“加速智能升级 共建美好智算之城”的标语十分醒目。
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制造业强市芜湖,为何提出“打造国内领先的‘智算之城’”?这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密切相关。该工程确定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其中,长三角枢纽节点包括两个集群,一个是“芜湖集群”,一个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
因区位优势,“芜湖集群”既可服务长三角,又能辐射中部省份,颇有东西兼顾、左右逢源之意。在“芜湖集群”起步区,两年多来已签约15个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额约2700亿元。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是当地首家“上线”的。从网络运载能力看,该中心与20多个城市间的网络时延低于10毫秒,达到较高标准。
在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苏州市吴江区,早于“集群”概念出炉,江苏移动已布局大型算力设施。2018年投入运营的中国移动长三角(苏州)云计算中心,核心业务已从前期的基础性数据服务向智算服务升级,助力苏州乃至华东地区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底,该中心将开始二期工程,建设一个占地100亩的智算中心,总投资不少于60亿元。同样在吴江区,江苏电信建设的算力调度中心本月底将开通服务。
出台政策抢抓风口
5月11日,连云港市海州区,“悟空智算”智能算力中心投用。5月30日,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锋奕算力中心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预计2028年建成达产。有的已经掀开盖头,有的陆续破土动工,一个个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签约、落地,使算力成为长三角“新基建”的热点。
从微观层面看,算力基础设施占地大、用能多,涉及土地、供水、用电、网络等要素保障,也涉及能耗指标。为了一个项目,属地政府需要多部门联动。
从宏观层面看,为了推动算力“新基建”,三省一市皆已制定相关规划、出台推动政策。4月,江苏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目标:2030年全省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120万标准机架,全省在用总算力超过5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45%以上,智算中心突破20个。而截至去年底,江苏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59.9万架,在用算力达18EFLOPS,在用智算中心9个。两相对比,可见6年中要完成不小的增量。接下来的重点是加快落实这张蓝图。
去年,安徽出台有关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2023—2025年),提出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深度参与“芜湖集群”建设,也支持有条件的市多路线、多模式建设公共智算中心。
同样聚焦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智能算力,上海今年初制定了一个实施方案。上海将通过贴息贷款、专项补贴等方式,持续引导在建和已建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演进;通过市区两级“算力券”等激励机制,引导智能算力通过集约化调度方式,在上海算力交易平台、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集聚。
浙江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省内算力布局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优化算力资源布局,加快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等先进算力的建设,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智算中心建设和运营。
大力发展算力产业
吴强对记者说,高性能计算推动我国航空航天、深空深海、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ChatGPT热度不减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对算力需求的指数级别增长。可以说,现阶段的产业发展、技术革新,对算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网络作为连接算力、数据、业务应用的“主动脉”,与算力的融合共生不断深入。
在6月14日举行的“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专门讲到,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数据、算法、算力的支撑。对于AIGC发展来说,数据是核心要素,为模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算法是核心技术,决定着模型的智能水平和问题解决能力;算力是坚强基石,确保算法能够高效处理大量数据。
杨善林认为:“由数据、算法、算力构成的智算产业,是推动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事实上,伴随算力基础设施的增加,长三角多地政府都在推动包括智算产业在内的算力产业。在算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上,苏州去年提出,既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也优先建设一批集聚计算设备制造、数据算力应用、算力算法服务企业的特色产业园,还要在引育龙头企业上给予真金实银的奖励支持。
今年3月,南京市公开这一目标——到2025年全市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在构建算力产业生态方面,南京要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中国(南京)软件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基础软件产业,麒麟科创园重点发展智算产业,江宁开发区重点发展算力网络产业……这些细分产业领域,共同拼成一个算力产业“全景图”。
算力产业的壮大,将使算力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强引擎。未来,“神机妙算”会给生产生活带来无限可能。(徐冠英)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