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07:18
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长江和太湖水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美丽江苏建设成效显著。到2030年,绿色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太湖成为全国湖泊治理标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示范,美丽江苏基本建成。到2035年,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态环境健康优美,城乡人居品质显著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全面建成。
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提出,积极融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更高水平推动“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形成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增强省域森林、湿地、土壤、海洋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支持里下河地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传统行业,强化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打造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10+X”未来产业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推进原材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尾矿回收利用。
为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意见》明确,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高标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全环节综合治理,推动工业企业整体治理和排放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强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有效控制磷污染负荷,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落实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加快构建太湖陆域沿岸拦截圈、水域湖滨消纳圈,因地制宜开展太湖湖体水生植被生境修复,有序推进生态清淤。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推进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扎实推进“山水”、矿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国土空间生态整治。组织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环境基础能力项目,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保障和用地预留。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完成重点园区(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河)一策一图”。制定并实施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全省温室气体清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如何打造美丽江苏建设示范样板?《意见》提出,统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功能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水为脉,推动江河湖海各展所长,统筹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太湖全国湖泊治理标杆,构筑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沿海岸线,建设黄河故道千里生态富民廊道,构建江淮生态经济区湖群绿心,彰显各具特色、各现其美的“水韵江苏”风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完善城市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强化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引导,细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配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水平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乡村空间设计,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把宁杭生态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治理、农田改造、乡村建设与文旅发展相融合的发展美丽经济的展示带、看见美丽中国的新窗口。把“水韵江苏”打造成美丽江苏的鲜明符号,推动“公园里的城市”、特色田园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苏表达。
美丽江苏建设需要全民行动,《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构建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统筹专项资金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绿色技术,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建立一批绿色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平台,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构建美丽江苏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高水平生态环境智慧管理系统,深入实施“数据要素×绿色低碳”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数据融合创新。(吴琼)
来源:南京晨报
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长江和太湖水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美丽江苏建设成效显著。到2030年,绿色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显著提升,太湖成为全国湖泊治理标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示范,美丽江苏基本建成。到2035年,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生态环境健康优美,城乡人居品质显著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全面建成。
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提出,积极融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更高水平推动“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形成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格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增强省域森林、湿地、土壤、海洋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支持里下河地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传统行业,强化能效、水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打造自主可控、系统完备、先进安全的“10+X”未来产业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推进原材料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尾矿回收利用。
为推动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意见》明确,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高标准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全环节综合治理,推动工业企业整体治理和排放水平达到国际国内领先。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4+1”工程,强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有效控制磷污染负荷,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落实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评价制度。全面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加快构建太湖陆域沿岸拦截圈、水域湖滨消纳圈,因地制宜开展太湖湖体水生植被生境修复,有序推进生态清淤。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推进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加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扎实推进“山水”、矿山、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国土空间生态整治。组织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环境基础能力项目,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保障和用地预留。完善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完成重点园区(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河)一策一图”。制定并实施全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全省温室气体清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如何打造美丽江苏建设示范样板?《意见》提出,统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功能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水为脉,推动江河湖海各展所长,统筹推进长江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太湖全国湖泊治理标杆,构筑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沿海岸线,建设黄河故道千里生态富民廊道,构建江淮生态经济区湖群绿心,彰显各具特色、各现其美的“水韵江苏”风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完善城市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强化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引导,细化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配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水平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乡村空间设计,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把宁杭生态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治理、农田改造、乡村建设与文旅发展相融合的发展美丽经济的展示带、看见美丽中国的新窗口。把“水韵江苏”打造成美丽江苏的鲜明符号,推动“公园里的城市”、特色田园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江苏表达。
美丽江苏建设需要全民行动,《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构建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统筹专项资金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绿色技术,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建立一批绿色技术转移、交易和产业化服务平台,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构建美丽江苏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高水平生态环境智慧管理系统,深入实施“数据要素×绿色低碳”行动,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数据融合创新。(吴琼)
来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