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2 16:23
10月10日,“山海有界,青绿无垠——弘扬教育家精神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思政课在华中师范大学露天电影场举行。来自七所师范院校的3000余名师生现场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共立“教育强国,师范有为”的铮铮誓言。
“大思政课”现场。
本次大思政课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分为“山海情”“教育魂”“强国梦”三个篇章,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讲好教育强国故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熊世桓、副校长李泽平出席。
“大思政课”现场。
此次大思政课以情境讲述、互动音诗画、歌舞剧、合唱等多种艺术方式共同演绎,从援派干部、帮扶专家、跟岗教师、交流学生的视角出发,有力展现了组团高校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故事。在舞蹈联演《山海花正开》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笙·生不息》舞蹈因其独特的苗族元素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充分展现了苗族音乐与舞蹈的文化魅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广泛赞誉。
“大思政课”现场。
现场,由七所组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共同讲述的《教育强国,师范有为》,彰显了“强国建设、教育有为”的责任担当。七校领导还共同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打造立足组团、辐射全国、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红色文化育人高地,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现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最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共同抒发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不少观众表示,这堂“大思政课”是一场协同提质、共赴山海的时代剧,是一堂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大思政课”,未来将更加坚定地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体力量。未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将继续与组团高校携手共进,探索师范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共同践行教育强国、师范有为的庄严承诺,为建设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大思政课”现场。
大思政课由七所高校官方微信和长江云联动直播,线下3000多名观众观演,30多万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线上“上课”。据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于2022年2月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华中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十个组团牵头高校之一。两年多来,组团高校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学校管理和发展建设,坚持“中西”合作、共建共享、双向赋能,探索出师范院校协同发展的新范式。(文/图 华中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10月10日,“山海有界,青绿无垠——弘扬教育家精神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大思政课在华中师范大学露天电影场举行。来自七所师范院校的3000余名师生现场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共立“教育强国,师范有为”的铮铮誓言。
“大思政课”现场。
本次大思政课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分为“山海情”“教育魂”“强国梦”三个篇章,旨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讲好教育强国故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熊世桓、副校长李泽平出席。
“大思政课”现场。
此次大思政课以情境讲述、互动音诗画、歌舞剧、合唱等多种艺术方式共同演绎,从援派干部、帮扶专家、跟岗教师、交流学生的视角出发,有力展现了组团高校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故事。在舞蹈联演《山海花正开》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笙·生不息》舞蹈因其独特的苗族元素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充分展现了苗族音乐与舞蹈的文化魅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广泛赞誉。
“大思政课”现场。
现场,由七所组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共同讲述的《教育强国,师范有为》,彰显了“强国建设、教育有为”的责任担当。七校领导还共同启动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打造立足组团、辐射全国、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红色文化育人高地,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大思政课”现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最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共同抒发着对祖国的炽热情感。不少观众表示,这堂“大思政课”是一场协同提质、共赴山海的时代剧,是一堂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大思政课”,未来将更加坚定地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体力量。未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将继续与组团高校携手共进,探索师范教育协同发展新模式,共同践行教育强国、师范有为的庄严承诺,为建设教育强国、民族复兴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大思政课”现场。
大思政课由七所高校官方微信和长江云联动直播,线下3000多名观众观演,30多万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线上“上课”。据悉,“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于2022年2月由教育部组织实施,华中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十个组团牵头高校之一。两年多来,组团高校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学校管理和发展建设,坚持“中西”合作、共建共享、双向赋能,探索出师范院校协同发展的新范式。(文/图 华中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