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云南>社会

云南弥渡:农田高标准 绘就好“丰”景

2024-10-24 16:27 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人民网记者 程浩

今年的制种玉米收购季终于结束,罗国学稍微缓了口气。

这个收购季,罗国学的公司收购了12000吨制种玉米,且品质上乘,预计销售额能达到2.5亿元。

罗国学是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企业能得到好的发展,和县里一直在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关系不小。”他说。

弥渡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弥渡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为啥?“高标准农田让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耕种条件好了,农户更愿意种地,公司的收购量自然就上来了,在市场上有了话语权,销售额自然增加了。”罗国学解释说。

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弥渡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当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德苴乡团山村属山区村,耕地多为山坡地,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两年,县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团山村完成坡改梯2300亩,“巴掌田”变连片大田,还修建了机耕路,耕种条件一下子改善了。

“土地连成片,还有了机耕路,机械化操作更方便。”团山村村民杨秀兰说,她家40亩耕地已经坡改梯,用2台微耕机,一天耕8亩,5天就能完成。

在新街镇西庄村的高标准农田现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农田配套。村民刘彩琼说,她家的耕地以前以小田为主,集中连片种植玉米不方便,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耕地并成大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程度更高,耕种起来方便多了。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街镇六一村则复垦新增耕地面积27亩。“我家这里有块地,原来因为积水荒了两三年,颗粒无收,还长了好多草。改成高标准农田以后,机械化操作更方便,田也好租出去,家里也多了一笔收入。”六一村村民廖发春说。

“这几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农机化率达到60.9%,农机总动力达到23.9万千瓦。”弥渡县农业机械安全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

植保无人机作业。杨宋摄

植保无人机作业。杨宋摄

土地连成片,不仅耕作方便,省时省工省力,还让耕作成本降低不少。上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机耕、机播、飞防、机收全程机械化,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将粮食种植人工成本由每亩1200元降至每亩50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减工又降本。2021年以来,弥渡县通过坝区破埂并田、山区坡改梯,建设高标准农田21.69万亩。2022年弥渡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2023年弥渡县再被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话题回到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该公司发展的信心更足,“我们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制种玉米,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罗国学说,目前,公司带动农户种植制种玉米16000亩。

新街镇西河村委会小梨园村村民张学花家今年种植制种玉米3亩。她说,自去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家里的耕地全部用于玉米制种种植。今年收获的制种玉米已全部售卖完,毛收入达1万多元。

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从入料到种子成品仅需4天左右,降低了人工投入,缩短了烘干时间,提高了烘干质量,提升了当地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的档次。

张先是西河村委会张家小村的制种玉米种植户,依托这条生产线,他和许多当地农户一样,在玉米采收后,直接交售给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前很麻烦,要从地里掰回来,晾晒、翻调、脱粒,前后得两个多月,有了这个生产线,掰回来的玉米鲜棒就能卖钱,省下很多时间。”张先说。

务工人员正在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上工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务工人员正在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上工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张先说话时,罗国学正安排工人将加工好的制种玉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规范包装。“又要忙一阵了!”刚缓了口气的罗国学笑笑说。

对弥渡而言,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脚步没有停。该县将结合高效节水、智能水肥一体化以及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探索一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的制种玉米收购季终于结束,罗国学稍微缓了口气。

这个收购季,罗国学的公司收购了12000吨制种玉米,且品质上乘,预计销售额能达到2.5亿元。

罗国学是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企业能得到好的发展,和县里一直在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关系不小。”他说。

弥渡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弥渡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弥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为啥?“高标准农田让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耕种条件好了,农户更愿意种地,公司的收购量自然就上来了,在市场上有了话语权,销售额自然增加了。”罗国学解释说。

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只是弥渡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近年来,当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德苴乡团山村属山区村,耕地多为山坡地,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发展。这两年,县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团山村完成坡改梯2300亩,“巴掌田”变连片大田,还修建了机耕路,耕种条件一下子改善了。

“土地连成片,还有了机耕路,机械化操作更方便。”团山村村民杨秀兰说,她家40亩耕地已经坡改梯,用2台微耕机,一天耕8亩,5天就能完成。

在新街镇西庄村的高标准农田现场,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农田配套。村民刘彩琼说,她家的耕地以前以小田为主,集中连片种植玉米不方便,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耕地并成大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程度更高,耕种起来方便多了。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街镇六一村则复垦新增耕地面积27亩。“我家这里有块地,原来因为积水荒了两三年,颗粒无收,还长了好多草。改成高标准农田以后,机械化操作更方便,田也好租出去,家里也多了一笔收入。”六一村村民廖发春说。

“这几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目前全县农机化率达到60.9%,农机总动力达到23.9万千瓦。”弥渡县农业机械安全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

植保无人机作业。杨宋摄

植保无人机作业。杨宋摄

土地连成片,不仅耕作方便,省时省工省力,还让耕作成本降低不少。上述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机耕、机播、飞防、机收全程机械化,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将粮食种植人工成本由每亩1200元降至每亩500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减工又降本。2021年以来,弥渡县通过坝区破埂并田、山区坡改梯,建设高标准农田21.69万亩。2022年弥渡县被列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2023年弥渡县再被列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话题回到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县里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该公司发展的信心更足,“我们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制种玉米,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企业共赢。”罗国学说,目前,公司带动农户种植制种玉米16000亩。

新街镇西河村委会小梨园村村民张学花家今年种植制种玉米3亩。她说,自去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家里的耕地全部用于玉米制种种植。今年收获的制种玉米已全部售卖完,毛收入达1万多元。

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提高了,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从入料到种子成品仅需4天左右,降低了人工投入,缩短了烘干时间,提高了烘干质量,提升了当地制种玉米产业发展的档次。

张先是西河村委会张家小村的制种玉米种植户,依托这条生产线,他和许多当地农户一样,在玉米采收后,直接交售给云南国丰振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前很麻烦,要从地里掰回来,晾晒、翻调、脱粒,前后得两个多月,有了这个生产线,掰回来的玉米鲜棒就能卖钱,省下很多时间。”张先说。

务工人员正在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上工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务工人员正在玉米种子果穗烘干生产线上工作。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张先说话时,罗国学正安排工人将加工好的制种玉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规范包装。“又要忙一阵了!”刚缓了口气的罗国学笑笑说。

对弥渡而言,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脚步没有停。该县将结合高效节水、智能水肥一体化以及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探索一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木胜玉)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