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09:05 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虎遵会、杨春
今年刚入秋,元谋县元马镇南繁村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忙碌的“秋播”场景,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繁种科研人员如候鸟般地带着种子与希望抵达元谋,忙着整地、理墒、播种,开启新一年的育繁种工作。
元谋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县,光热资源充沛、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境内干旱少雨、全年基本无霜,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元谋极其适宜麦类、十字花科等冷凉作物种子繁殖和生产。
元谋农田航拍。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元谋县就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吸引着国内外种业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前来开展科研活动。近年来,元谋县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外力”、生“内力”、聚“合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聚力打造“南繁育种天堂”。
“元谋冬季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春小麦生长,今年带了2万份种子材料进行加代扩繁,可以实现一年两代,通过南繁、北育、加代,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国惠说。
工人在育繁种大田里播种。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闫文芝说:“元谋独特的气候生产出来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净度好、色泽正,在这方面元谋拥有全国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繁育种优势。我们通过一年两季在南北两地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种植,可以增强育种材料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大幅缩短育种年限,加快优良品种的普遍推广。”
一方面,元谋积极引“外力”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才、引智,加强和全国各地种业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同时,通过加快制繁种基地的土地流转,引导扶持育繁种企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等方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西藏农牧科学院元谋青稞麦类种子扩繁和南繁加代基地青稞种植大棚。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元谋县已经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院校达成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元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及专家工作站,和来自中国农科院、西藏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等全国24个省区市117家高校、科研单位及种子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在元谋从事冬季种子繁育与杂交后代加代工作。
另一方面,元谋县积极生“内力”夯基础,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大胆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培强壮大一批本土种苗龙头企业、合作社,进一步补充完善元谋现代种业产业链,提升元谋种业竞争力。
种业园区工厂化育苗大棚。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元谋富国高科农业产销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种子育繁、回收的农业合作社,与国内外一些种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开展订单和技术合作,带动248户社员开展花椰菜育繁种每年户均增收达到3.2万元以上,使育繁种产业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参加花椰菜育繁种每年都能给他家带来3—4万元收入,这对山区来说是一个收入稳定、可观的好产业。”社员张华高兴地说。
在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选种车间,全自动选种机器精准地把种子里的杂质及劣质种子筛除,留下饱满、优质的种子进行包装。与十多年前的人工选种相比,现在元谋育繁种行业已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选种,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种子精选成本大大降低。据元谋县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元谋县共有25家制繁种企业,建有种子生产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种子检疫检验设备35台套,种子分选加工设备102套,有力保障了种子检验检测。
通过引“外力”、生“内力”、聚“合力”,元谋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元谋县累计获得制繁种专利32项,制定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云南省地方标准12项,自主研发的86个农作物品种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登记;累计培育冬繁制种企业、合作社25家,全县制繁种面积达3.1万亩,种子产量突破300万公斤,种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在元谋加代扩繁的114万公斤麦类种子,通过扩繁后保障了青藏高原地区700多万亩的青稞、小麦大田种植,加代扩繁148万公斤蔬菜种子保障了全国3000万亩蔬菜种植,“元谋种子”外销国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元谋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种业高精尖人才落户元谋;紧盯国内种业大省和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实施种业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种业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研发创制农作物新品种,申报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培育高层次会展经济,搭建种业交流和交易平台,充分挖掘元谋种业品牌价值。
“到2025年,我们力争建成冬繁制种基地5万亩,年产种子500万公斤,年供苗能力15亿株以上,种业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以上;新增农作物新品种登记120个以上、种业专利达到40个以上,新增2个以上联合育种组织、3个以上专家工作站和1个以上科研中心。”元谋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来提升元谋种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聚力打造“南繁育种天堂”。
今年刚入秋,元谋县元马镇南繁村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忙碌的“秋播”场景,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繁种科研人员如候鸟般地带着种子与希望抵达元谋,忙着整地、理墒、播种,开启新一年的育繁种工作。
元谋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县,光热资源充沛、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境内干旱少雨、全年基本无霜,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元谋极其适宜麦类、十字花科等冷凉作物种子繁殖和生产。
元谋农田航拍。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元谋县就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吸引着国内外种业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前来开展科研活动。近年来,元谋县更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外力”、生“内力”、聚“合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聚力打造“南繁育种天堂”。
“元谋冬季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春小麦生长,今年带了2万份种子材料进行加代扩繁,可以实现一年两代,通过南繁、北育、加代,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国惠说。
工人在育繁种大田里播种。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闫文芝说:“元谋独特的气候生产出来的种子籽粒饱满、水分低、发芽率高、净度好、色泽正,在这方面元谋拥有全国其他区域无法替代的繁育种优势。我们通过一年两季在南北两地不同的生态条件下种植,可以增强育种材料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大幅缩短育种年限,加快优良品种的普遍推广。”
一方面,元谋积极引“外力”促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才、引智,加强和全国各地种业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促进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同时,通过加快制繁种基地的土地流转,引导扶持育繁种企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等方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西藏农牧科学院元谋青稞麦类种子扩繁和南繁加代基地青稞种植大棚。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目前,元谋县已经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院校达成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元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及专家工作站,和来自中国农科院、西藏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等全国24个省区市117家高校、科研单位及种子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在元谋从事冬季种子繁育与杂交后代加代工作。
另一方面,元谋县积极生“内力”夯基础,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大胆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元化发展模式,持续培强壮大一批本土种苗龙头企业、合作社,进一步补充完善元谋现代种业产业链,提升元谋种业竞争力。
种业园区工厂化育苗大棚。元谋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元谋富国高科农业产销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种子育繁、回收的农业合作社,与国内外一些种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开展订单和技术合作,带动248户社员开展花椰菜育繁种每年户均增收达到3.2万元以上,使育繁种产业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参加花椰菜育繁种每年都能给他家带来3—4万元收入,这对山区来说是一个收入稳定、可观的好产业。”社员张华高兴地说。
在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选种车间,全自动选种机器精准地把种子里的杂质及劣质种子筛除,留下饱满、优质的种子进行包装。与十多年前的人工选种相比,现在元谋育繁种行业已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选种,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种子精选成本大大降低。据元谋县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元谋县共有25家制繁种企业,建有种子生产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种子检疫检验设备35台套,种子分选加工设备102套,有力保障了种子检验检测。
通过引“外力”、生“内力”、聚“合力”,元谋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元谋县累计获得制繁种专利32项,制定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云南省地方标准12项,自主研发的86个农作物品种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登记;累计培育冬繁制种企业、合作社25家,全县制繁种面积达3.1万亩,种子产量突破300万公斤,种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在元谋加代扩繁的114万公斤麦类种子,通过扩繁后保障了青藏高原地区700多万亩的青稞、小麦大田种植,加代扩繁148万公斤蔬菜种子保障了全国3000万亩蔬菜种植,“元谋种子”外销国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元谋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种业高精尖人才落户元谋;紧盯国内种业大省和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通过实施种业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种业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研发创制农作物新品种,申报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培育高层次会展经济,搭建种业交流和交易平台,充分挖掘元谋种业品牌价值。
“到2025年,我们力争建成冬繁制种基地5万亩,年产种子500万公斤,年供苗能力15亿株以上,种业综合产值达15亿元以上;新增农作物新品种登记120个以上、种业专利达到40个以上,新增2个以上联合育种组织、3个以上专家工作站和1个以上科研中心。”元谋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来提升元谋种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聚力打造“南繁育种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