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 08:40 中国青年报
11月5日,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中国国家馆,参展商在馆内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先人栽树,后人乘凉”,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大秀中文,强调进博会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更为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其能力和实力的机会,表达对全球共建未来的愿景。
不止安瓦尔,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企业家也纷纷表示,进博会充分彰显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展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全球魅力,为世界共享未来注入动力。
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
一张桌子就是一个展位,上面摆满了远道而来的展品和图册。在进博会国家馆,有很多外国企业家第一次来华参展。在他们眼中,进博会是打开通向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
“只要我能在进博会找到1个顾客,就是成功的。”来自波兰的休伯特·塞申特今年1月创办了一家名为“钢铁工艺创新”的企业,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休伯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中国的市场、价格、质量都是他考虑的因素,“来这里是为我的设计寻找买家,也希望能够接触中国工厂,或许未来有机会在中国生产配件”。
来自坦桑尼亚的伊丽莎白·卡兰博站在展台前不停向往来访客介绍自家的剑麻产品。她所在的坦桑尼亚西沙拉娜有限公司是东非最大的剑麻编织企业,这是她第一次到中国参加进博会。为了让中国客户更好地了解坦桑尼亚剑麻,除了展示成品的剑麻编织包、剑麻卷外,伊丽莎白还拿了一把白色的剑麻纤维原料边展示边讲解。
伊丽莎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希望在进博会上寻找新客户。“中国是坦桑尼亚剑麻纤维最大的进口国。同时,许多国家都会参与进博会,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会有中国客户,还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伊丽莎白对此次进博之行信心满满,她相信在回国前,可以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些新业务联系。
中国大市场是吸引全球企业参与进博会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无论是高端消费品,还是科技创新产品,都在中国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7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沙特阿拉伯是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在沙特国家馆,沙特出口发展局以“沙特制造”国家品牌的身份亮相,来自沙特的15家公司汇聚于此,全面展示沙特各类产品。沙特出口发展局国际办公室中国经理马沙尔·阿尔亚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沙特企业非常渴望寻找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机会。今年沙特成为进博会主宾国,加强了沙中两国的联系。希望通过进博会,沙特企业和中国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
今年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戴德明第六次来到进博会。戴德明介绍,在本届进博会上,澳大利亚商贸团的规模创下历年之最,约有100家澳大利亚企业首次来到进博会,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这意味着他们正在寻找新机会,建立新联系,将优质产品带到中国这个有价值的市场。”
“进博快车”推动投资贸易落地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也是中外企业进行业务交流和商务洽谈的重要场所。每年展会期间,不同国家的买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热火朝天地聚在一起洽谈对接是进博会的“亮点”。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中国的合作伙伴,正在与他们进一步接触。很幸运的是,刚刚得知他们也来参加进博会,我们打算在这里见一面。”亚美尼亚果汁生产商SIS Natural CJSC出口部门负责人大卫·哈克比这几天在展台前忙得不亦乐乎,一边介绍他们的果汁,一边处理电脑上的商务联络。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很希望能在这里做点什么。”大卫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除了大型超市,他们还希望和中国的分销商、零售商取得联系,“我们知道中国的线上购物平台很发达,如果有机会,希望和他们对接一下”。
进博会已经成为很多大型企业链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创新发展的“加速器”。今年德国企业蔡司以“以新提质,共创未来”为主题亮相进博会,展示了医疗技术、光学消费品、工业质量与研究、半导体制造技术四大业务领域的近70项创新解决方案。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表示,今年,蔡司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促进全球光学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加快全球创新资源与中国市场紧密结合,为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助力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
11月6日,上海美国商会与美国农业部举行了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开馆仪式。这是继去年成功组展后,上海美国商会第二年携手美国农业部,再次为美资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重要平台。上海美国商会相关负责人6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今年,共有14家参展商31家企业参展,截至当天,采购商签约金额已高达8.5亿美元。
依托进博会,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正搭乘“进博快车”实现“展品变商品”,一场场签约、一笔笔订单,汇聚起推动投资贸易落地的“进博力量”。
在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进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平台,希望通过进博会推广我们的产品,也希望在这里了解中国市场。”御燕国际集团(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冠存是这次马来西亚国家馆的参展商之一。在展台前,他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马来西亚鲜炖燕窝和干燕窝产品。
在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经营燕窝生意的韦冠存非常看好中国大市场。今年,他拿到了中国海关的进口证。韦冠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市场,老实说竞争对手也很多,所以来进博会可以看到和学到很多东西。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我们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合作中拓宽了业务领域。他们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出色成绩,还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推动了技术和产业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竞争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将与航空、交通、石化、建筑、制造业等领域的20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一系列成熟方案在中国落地,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之路。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霍尼韦尔今年将借助“进博加速度”,携手中国合作伙伴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共塑智慧低碳未来。
德国医疗和农业巨头拜耳集团是连续参加7届进博会的180多家公司和机构之一。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比尔·安德森表示,拜耳参展体现了其对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坚定承诺。“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德森说,进博会为世界解锁了新机遇,拜耳将积极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不断释放创新潜力,同时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潜力仍在不断释放,特别是在高科技、医疗健康、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国市场呈现出强大的需求增长势头。这对外国企业意味着巨大商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丽贝卡·格林斯潘表示,中国举办进博会,以开放的精神让全球企业相互连接、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更加繁荣、互联的全球经济。中国的进出口“正在世界各地产生深远影响”。(记者 赵安琪 贾晓静)
11月5日,上海,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家展中国国家馆,参展商在馆内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先人栽树,后人乘凉”,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11月5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大秀中文,强调进博会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会,更为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其能力和实力的机会,表达对全球共建未来的愿景。
不止安瓦尔,多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企业家也纷纷表示,进博会充分彰显中国的开放包容和大国担当,展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全球魅力,为世界共享未来注入动力。
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
一张桌子就是一个展位,上面摆满了远道而来的展品和图册。在进博会国家馆,有很多外国企业家第一次来华参展。在他们眼中,进博会是打开通向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
“只要我能在进博会找到1个顾客,就是成功的。”来自波兰的休伯特·塞申特今年1月创办了一家名为“钢铁工艺创新”的企业,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休伯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中国的市场、价格、质量都是他考虑的因素,“来这里是为我的设计寻找买家,也希望能够接触中国工厂,或许未来有机会在中国生产配件”。
来自坦桑尼亚的伊丽莎白·卡兰博站在展台前不停向往来访客介绍自家的剑麻产品。她所在的坦桑尼亚西沙拉娜有限公司是东非最大的剑麻编织企业,这是她第一次到中国参加进博会。为了让中国客户更好地了解坦桑尼亚剑麻,除了展示成品的剑麻编织包、剑麻卷外,伊丽莎白还拿了一把白色的剑麻纤维原料边展示边讲解。
伊丽莎白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她希望在进博会上寻找新客户。“中国是坦桑尼亚剑麻纤维最大的进口国。同时,许多国家都会参与进博会,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会有中国客户,还会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客户。”伊丽莎白对此次进博之行信心满满,她相信在回国前,可以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些新业务联系。
中国大市场是吸引全球企业参与进博会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消费市场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无论是高端消费品,还是科技创新产品,都在中国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7年来,进博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金钥匙”。沙特阿拉伯是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之一,在沙特国家馆,沙特出口发展局以“沙特制造”国家品牌的身份亮相,来自沙特的15家公司汇聚于此,全面展示沙特各类产品。沙特出口发展局国际办公室中国经理马沙尔·阿尔亚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沙特企业非常渴望寻找出口到中国市场的机会。今年沙特成为进博会主宾国,加强了沙中两国的联系。希望通过进博会,沙特企业和中国消费者都能从中受益。
今年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戴德明第六次来到进博会。戴德明介绍,在本届进博会上,澳大利亚商贸团的规模创下历年之最,约有100家澳大利亚企业首次来到进博会,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这意味着他们正在寻找新机会,建立新联系,将优质产品带到中国这个有价值的市场。”
“进博快车”推动投资贸易落地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平台,也是中外企业进行业务交流和商务洽谈的重要场所。每年展会期间,不同国家的买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热火朝天地聚在一起洽谈对接是进博会的“亮点”。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中国的合作伙伴,正在与他们进一步接触。很幸运的是,刚刚得知他们也来参加进博会,我们打算在这里见一面。”亚美尼亚果汁生产商SIS Natural CJSC出口部门负责人大卫·哈克比这几天在展台前忙得不亦乐乎,一边介绍他们的果汁,一边处理电脑上的商务联络。
“中国的市场太大了,这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我们很希望能在这里做点什么。”大卫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除了大型超市,他们还希望和中国的分销商、零售商取得联系,“我们知道中国的线上购物平台很发达,如果有机会,希望和他们对接一下”。
进博会已经成为很多大型企业链接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和促进创新发展的“加速器”。今年德国企业蔡司以“以新提质,共创未来”为主题亮相进博会,展示了医疗技术、光学消费品、工业质量与研究、半导体制造技术四大业务领域的近70项创新解决方案。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表示,今年,蔡司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促进全球光学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加快全球创新资源与中国市场紧密结合,为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带来新动力,助力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目标。
11月6日,上海美国商会与美国农业部举行了美国食品与农业馆开馆仪式。这是继去年成功组展后,上海美国商会第二年携手美国农业部,再次为美资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国市场提供重要平台。上海美国商会相关负责人6日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今年,共有14家参展商31家企业参展,截至当天,采购商签约金额已高达8.5亿美元。
依托进博会,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正搭乘“进博快车”实现“展品变商品”,一场场签约、一笔笔订单,汇聚起推动投资贸易落地的“进博力量”。
在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进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平台,希望通过进博会推广我们的产品,也希望在这里了解中国市场。”御燕国际集团(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冠存是这次马来西亚国家馆的参展商之一。在展台前,他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马来西亚鲜炖燕窝和干燕窝产品。
在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经营燕窝生意的韦冠存非常看好中国大市场。今年,他拿到了中国海关的进口证。韦冠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有非常庞大的市场,老实说竞争对手也很多,所以来进博会可以看到和学到很多东西。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我们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借助进博会这一平台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合作中拓宽了业务领域。他们不仅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出色成绩,还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推动了技术和产业的升级,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竞争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将与航空、交通、石化、建筑、制造业等领域的20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一系列成熟方案在中国落地,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之路。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霍尼韦尔今年将借助“进博加速度”,携手中国合作伙伴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共塑智慧低碳未来。
德国医疗和农业巨头拜耳集团是连续参加7届进博会的180多家公司和机构之一。拜耳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比尔·安德森表示,拜耳参展体现了其对中国这一重要市场的坚定承诺。“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安德森说,进博会为世界解锁了新机遇,拜耳将积极利用这一重要平台,不断释放创新潜力,同时期待与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潜力仍在不断释放,特别是在高科技、医疗健康、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国市场呈现出强大的需求增长势头。这对外国企业意味着巨大商机。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丽贝卡·格林斯潘表示,中国举办进博会,以开放的精神让全球企业相互连接、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构建更加繁荣、互联的全球经济。中国的进出口“正在世界各地产生深远影响”。(记者 赵安琪 贾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