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23:44 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博鳌3月27日电(枉源、符武平) 3月26日,由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核力驱动智算无界”——海南昌江核电赋能智算产业生态研讨会在琼海博鳌召开,会议聚焦如何推动核电与智算产业深度融合、核电如何赋能数字经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梁明在致欢迎词时指出,昌江将重点打造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打造核电小堆“应用基地、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向千亿级的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进军。
会上,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钟家梁做了园区推介,并现场发布招商政策包,明确指出园区将叠加自贸港“双15%”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按15%征收)、算力设备进口免税等政策,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优先保障数据中心、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用地需求,构建“电力成本洼地+政策红利+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主旨分享环节,清华大学(HLGE)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域生物特别顾问戴青首先以“海南核电机遇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分析”为题做报告,并指出昌江聚焦核能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领域,巧妙融合核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全力探索打造海南首个人工智能与核电智能化应用赛道,不仅是对传统核能产业发展模式的突破,也将是实现核能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一种有益探索。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平台总经理齐磊以“算力产业赋能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为题做分享,他指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算力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底座,海南自贸港探索打通电力与算力的协同发展的瓶颈,形成“绿色能源+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智刚以“核电赋能智算产业,助力自贸港低碳崛起”为题做主旨发言,他指出,随着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刚性爆发式增长与传统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稳定、安全、低价、低碳的能源成为驱动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拥有在琼近零碳基荷能源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极端天气时能够满足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需求,并且具有价格优势,探索在海南昌江布局建设以核电为引擎的零碳产业园,打造“核能+算力”示范区,打造海南自贸港绿色贸易、数字经济新高地具有可行性且意义重大。
在讨论环节,省工信厅、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海南大学科技园、海南移动、海南电信、海南联通、民营企业代表、头部资本等与会代表积极发言,为昌江如何推动核电更好赋能智算产业,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并一致认为,昌江“核电+算力”模式既破解了数字经济高能耗痛点,又开辟了能源转型价值转化新路径,为全国践行“双碳”提供了海南方案。
会议最后,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儒茂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全球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发展智算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昌江落实“向数图强”战略,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关键举措。他强调,昌江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向数图强”战略部署,探索推动以昌江核电“玲珑一号”小堆为核心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增量配电网项目,着力打造多能互补、就近平衡、绿色低碳、高质低价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新征程。
据介绍,昌江核电自2016年1、2号机组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已成为海南清洁能源的核心支柱。2026年3、4号机组及模块化小堆投产后,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82.5万千瓦,可满足全省70%以上用电需求。随着产能释放,电力消纳成为关键挑战,亟需拓展高附加值产业赛道,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当前全球AI竞争的核心是算力,而算力竞争的本质是能源竞争。稳定、低成本的电力对智算产业至关重要。核能具有天然的稳定优势,昌江正在积极探索核电赋能智算产业的新模式,降低智算企业的用电成本。同时,昌江还在积极打造智算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撑,吸引智算中心、AI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从而打造智算产业集群。
人民网博鳌3月27日电(枉源、符武平) 3月26日,由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核力驱动智算无界”——海南昌江核电赋能智算产业生态研讨会在琼海博鳌召开,会议聚焦如何推动核电与智算产业深度融合、核电如何赋能数字经济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梁明在致欢迎词时指出,昌江将重点打造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打造核电小堆“应用基地、创新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向千亿级的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进军。
会上,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钟家梁做了园区推介,并现场发布招商政策包,明确指出园区将叠加自贸港“双15%”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均按15%征收)、算力设备进口免税等政策,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优先保障数据中心、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用地需求,构建“电力成本洼地+政策红利+产业生态”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
在主旨分享环节,清华大学(HLGE)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域生物特别顾问戴青首先以“海南核电机遇与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分析”为题做报告,并指出昌江聚焦核能与人工智能两大前沿领域,巧妙融合核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全力探索打造海南首个人工智能与核电智能化应用赛道,不仅是对传统核能产业发展模式的突破,也将是实现核能产业智能化升级的一种有益探索。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平台总经理齐磊以“算力产业赋能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发展”为题做分享,他指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算力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基石底座,海南自贸港探索打通电力与算力的协同发展的瓶颈,形成“绿色能源+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智刚以“核电赋能智算产业,助力自贸港低碳崛起”为题做主旨发言,他指出,随着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刚性爆发式增长与传统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稳定、安全、低价、低碳的能源成为驱动智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中核集团海南核电拥有在琼近零碳基荷能源优势,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极端天气时能够满足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需求,并且具有价格优势,探索在海南昌江布局建设以核电为引擎的零碳产业园,打造“核能+算力”示范区,打造海南自贸港绿色贸易、数字经济新高地具有可行性且意义重大。
在讨论环节,省工信厅、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海南大学科技园、海南移动、海南电信、海南联通、民营企业代表、头部资本等与会代表积极发言,为昌江如何推动核电更好赋能智算产业,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并一致认为,昌江“核电+算力”模式既破解了数字经济高能耗痛点,又开辟了能源转型价值转化新路径,为全国践行“双碳”提供了海南方案。
会议最后,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儒茂发表总结讲话。他指出,全球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发展智算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昌江落实“向数图强”战略,打造全省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关键举措。他强调,昌江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向数图强”战略部署,探索推动以昌江核电“玲珑一号”小堆为核心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增量配电网项目,着力打造多能互补、就近平衡、绿色低碳、高质低价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新征程。
据介绍,昌江核电自2016年1、2号机组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超过800亿千瓦时,已成为海南清洁能源的核心支柱。2026年3、4号机组及模块化小堆投产后,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82.5万千瓦,可满足全省70%以上用电需求。随着产能释放,电力消纳成为关键挑战,亟需拓展高附加值产业赛道,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当前全球AI竞争的核心是算力,而算力竞争的本质是能源竞争。稳定、低成本的电力对智算产业至关重要。核能具有天然的稳定优势,昌江正在积极探索核电赋能智算产业的新模式,降低智算企业的用电成本。同时,昌江还在积极打造智算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撑,吸引智算中心、AI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从而打造智算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