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甘肃>本网专稿

黄河水来了!八步沙有了“绿色动脉”

2025-04-12 19:21 人民网-甘肃频道  作者:人民网记者 黄帆

4月10日上午6时许,随着取水泵站闸门缓缓开启,从上百公里外奔涌而来的黄河水由进水口喷泻而出,再经消能台阶流进蓄水池,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调蓄水池顺利实现通水。

“黄河水到八步沙咯!八步沙缺水的历史结束了!”看着黄河水流入八步沙,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满怀感慨。

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曾经是一片风沙肆虐之地,狂风卷起的沙尘遮天蔽日,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

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让一个乔、灌、草结合的荒漠绿洲在八步沙延伸。以“六老汉”及其子孙三代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职工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而今,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调蓄水池的建成与蓄水,将为3.3万亩林地灌溉提供稳定水源,推动八步沙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沙产业,切实筑牢绿色屏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据悉,该工程为甘肃省重点生态项目,涵盖引水、调蓄、供水三大系统,5200米长的管道从黄花滩移民区南分干渠取水,沿定武高速北侧延伸至八步沙林场东侧的调蓄水池,再通过17365米的供水管道网络覆盖全域。蓄水池采用多层复合防渗技术,确保了水源储存与高效利用。该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约超百万立方米地下水,同时可提升林地抗旱能力,促进荒漠化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4月10日上午6时许,随着取水泵站闸门缓缓开启,从上百公里外奔涌而来的黄河水由进水口喷泻而出,再经消能台阶流进蓄水池,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调蓄水池顺利实现通水。

“黄河水到八步沙咯!八步沙缺水的历史结束了!”看着黄河水流入八步沙,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满怀感慨。

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曾经是一片风沙肆虐之地,狂风卷起的沙尘遮天蔽日,严重影响着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

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让一个乔、灌、草结合的荒漠绿洲在八步沙延伸。以“六老汉”及其子孙三代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职工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而今,古浪县八步沙沙产业水源工程调蓄水池的建成与蓄水,将为3.3万亩林地灌溉提供稳定水源,推动八步沙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沙产业,切实筑牢绿色屏障,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据悉,该工程为甘肃省重点生态项目,涵盖引水、调蓄、供水三大系统,5200米长的管道从黄花滩移民区南分干渠取水,沿定武高速北侧延伸至八步沙林场东侧的调蓄水池,再通过17365米的供水管道网络覆盖全域。蓄水池采用多层复合防渗技术,确保了水源储存与高效利用。该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约超百万立方米地下水,同时可提升林地抗旱能力,促进荒漠化防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邵兰)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