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08:08 人民网-贵州频道
航拍化屋村前的乌江与鸭池河大桥。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航拍贵州省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王平亮摄
航拍化屋村露营基地。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当地村民为游客演唱苗族歌曲。王平亮摄
航拍夕阳下的化屋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航拍夕阳下的化屋村露营基地。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前来游玩的游客入住化屋村露营基地。王平亮摄
游客在化屋村观景台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当地村民和游客一起跳舞。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人民网黔西4月19日电 (记者涂敏、实习生 王平亮) 4 月 17 日,贵州省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村前碧绿的乌江宛如一匹锦缎,当游船划过,细碎的银鳞逐波荡漾。从空中俯瞰,两岸青山如聚,靓丽古朴民居楼房依山势错落分布,与山水浑然一体。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曾是水、电、路都不通的深度贫困村。在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已成为“山青、水绿、村美、人和”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书写着生态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
航拍化屋村前的乌江与鸭池河大桥。人民网记者涂敏摄
航拍贵州省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王平亮摄
航拍化屋村露营基地。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当地村民为游客演唱苗族歌曲。王平亮摄
航拍夕阳下的化屋村。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航拍夕阳下的化屋村露营基地。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前来游玩的游客入住化屋村露营基地。王平亮摄
游客在化屋村观景台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穿行于乌江江面的游船。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当地村民和游客一起跳舞。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人民网黔西4月19日电 (记者涂敏、实习生 王平亮) 4 月 17 日,贵州省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村前碧绿的乌江宛如一匹锦缎,当游船划过,细碎的银鳞逐波荡漾。从空中俯瞰,两岸青山如聚,靓丽古朴民居楼房依山势错落分布,与山水浑然一体。
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曾是水、电、路都不通的深度贫困村。在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振兴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已成为“山青、水绿、村美、人和”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书写着生态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