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思甲午战争清军战略指挥重大失误
作者:杜富祥(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考察李鸿章战略指挥重大缺陷及其历史根源,有助于更清楚地反思这场战争,从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
- ★日本以“狡狯外交”运筹与俄英关系
作者:杜富祥(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等人费尽心机运筹日英俄三角关系,开展其预谋战争的“陆奥外交”。
- ★论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情报工作失误
作者:李冬伟(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情报工作的优劣、得失、高下,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对日单向透明的战场态势。糊里糊涂的清政府迎来的只能是失败和耻辱。
- ★联日到防日李鸿章对日本威胁判断
作者:张明(国防大学博士研究生)
一是从长远看日本将是中国的威胁,二是从近期看日本与英、法等西方国家是相互对立的国家,而西方列强又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 ★叶志超甲午败绩反思清军用人制度
作者:孙屹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硕士)
当朝廷任命叶志超为平壤各军总统时,“一军皆惊”,大大挫伤了清军的士气。战场敌情不明,其战守部署自然不切实际。
- ★日本战前造势:颠倒是非左右舆论
作者:张明(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日本侵华作战的准备真可谓煞费苦心,全面周到,除了物力、人力、财力的战争动员准备之外,在思想灌输和舆论造势上,也早已悄然展开。
- ★解读当“日不落”遭遇“武士道”
作者:张健(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英国政府从维护本国利益,阻止俄国乘机插足远东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接受李鸿章的调停请求,另一方面却被日本阳奉阴违和蒙混的手段所迷惑。
- ★俄国野心:对华诱胁并举掠夺资源
作者:赵春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甲午战争后,俄国一方面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另一方面摆出一副欲与日本决一雌雄的架势。
- ★甲午战争:两个国家两种变革检验场
作者:郭伟华(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讲师)
甲午战争不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首次较量,从倭寇活动到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中日为争夺东亚主导权在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冲突,日本始终不能在根本上撼动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 ★甲午战争战争动员日如何以小博大
作者:裴玉辉(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第二次普法战争中,普鲁士通过全民动员形式进行的总体战完胜法国,日本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战争形态的变化,建立了完善的战争动员制度。
- ★甲午战争:中日军事制度改革对比
作者:肖琳(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成为历史的分水岭,日本从此一跃跻身为列强行列,而大清帝国却从此沦为备受凌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统治濒临崩溃。
- ★日本文明和侵略:大陆强则忍弱则刀
作者:兰天(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求和,求稳,无需开疆扩土,大一统就是万世基业,守成特点明显。日本文明的产生土壤却是富于冒险的海洋文明。
- ★日骗清朝弃朝 甲午战争"预先约定"
作者:范永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甲申政变已经平息”,撤军本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但日本并不甘心如此就范。本来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中朝两国达成协议,一旦朝鲜有事中国第一时间出兵援助。
- ★清朝出兵助朝给日本发动战争机会
作者:曹菁(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博士)
面对势如破竹的农民军和节节败退的朝鲜军队。5月31日,全州陷落的消息震动京城,朝鲜国王李熙不得不派主战借兵的首辅闵泳骏紧急向袁世凯求助。
- ★甲午战争让“天朝礼治体系”坍塌
作者:郭伟华(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讲师)
藩属在名义上尊中国为“天下共主”,中国则在事实上“眷顾”外围藩属。为什么东亚国际体系的初始形态会是这样呢?对于这一点,历史学家给出了很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