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6-05-06 09:11
这期间,在东北,刘少奇决定“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力量”,并成立了以彭真为首的东北局;在华中,他又在10月8日批准了华中局的建议,“同意粟裕留华中任司令”。
同时,刘少奇还决定让年长粟裕九岁,曾参与组织福建西部农民暴动,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老资格领导人张鼎丞担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
华中军区管辖原来新四军的区域,与陈毅任司令员的山东军区平级,刘少奇此举,无疑是对粟裕相当的信任与重用。
但“有古名将风”的粟裕认为,由张鼎丞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更有利于工作和团结,因此向华中局建议,改任自己为副职,张鼎丞为正职。
在华中局未同意的情况下,粟裕直接致电中共中央,陈述自己这一建议和理由。
粟裕与夫人楚青(资料图)
刘少奇接到电报后,认为粟裕担任正职是适当的,也依然坚持原来的决定。
10月27日,华中局根据刘少奇的批复,再次宣布华中军区“以粟裕为司令,张鼎丞为副司令”。
当天深夜,粟裕第二次致电中共中央,重申自己的理由,恳切地说:“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给予之光荣任务。”
粟裕的诚意终于被刘少奇理解了:他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出于华中军区领导上层团结考虑,愿意在张鼎丞领导下,不折不扣完成中央赋予的重任。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