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16-10-24 08:40
为了不再让儿媳痛苦,也不耽误她的青春,老王做主让儿子和儿媳离了婚。如果只是离婚了事,儿媳难免会担着“失德被休”的恶名,老王还非常周到地替她另择了一门亲事,亲自将儿媳嫁了出去。总算是对儿媳在王家遭的罪做了补偿。
妻子离开后,小王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三十三岁上终究还是死了,死后特赠左谏议大夫。白发人送黑发人,老王心如刀绞,平日里干劲十足的宰相,立时萎靡不振,从此淡出政坛退居江宁。
老王便是发动熙宁变法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小王是他的儿子王雱。
叁
义绝
不堪受辱,李清照告发二婚丈夫
除了前两个故事之外,还有陆游与唐琬,是儿女奉父母之命离婚的例子。这里的第三个故事,是一位宋朝女性出于对命运的抗争,不惜一切代价而自主选择离婚。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与赵明诚新婚的李清照是幸福的,珠联璧合,两情缱绻。但这份幸福,却被上一辈卷入的党争而破坏。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公公赵挺之分属元祐党和新党,宋徽宗起用蔡京大肆挞伐元祐党人,李格非赫然在被打击的名单中。
一来娘家遭难,二来自己无所出,在公公做出一副“划清界限、大义灭亲”的架势后,孤立无援的李清照已经近似弃妇,被迫与丈夫分居。即便后来再度团圆,消失的时光、赵明诚的纳妾寻欢,都让两人的感情有了裂痕。所以才有了词里的痴情和忧愁。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