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7-06-22 14:31
早在这次展出前的几个月,主办者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就开始了艰苦的筹备工作。他们很清楚,这种规模的遗物展览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梁思成等人在讲述他们的展览旨趣时,再一次为圆明园的焚毁感到痛惜。“万园之园,毁于一朝,可胜慨哉!咸丰十年至今,倏忽七十有一年,圆明园遗迹之残毁,与日俱甚。光宣之际,尚可窥见梗概,鼎革以后,即此劫后残余,而亦荡为灰烬。”
他们认为,圆明园毁于西方野蛮的破坏行为,是中国文化上一大损失,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当永远铭记这一惨痛时刻。
“圆明园遗物与文献展览”开展后,当那些满怀新奇的游人们步入中山公园水榭时,彻底为眼前的展品所吸引了。作为普通百姓,他们从未想过有如此之多的残砖断瓦可以登堂入室进行展出,更没有注意过在金石字画之外,中华文明还有如此之多可以展示的闪光之处。尽管他们很清楚这些物件运到琉璃厂也许卖不出个好价钱,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密码已经使他们深深折服,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一二百年前中国确实存在着如此之高的建筑工艺。
除了一般展品之外,此次展出特别张贴了历史学家向达先生的论文《圆明园蒙劫七十年述闻》,这位正值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文章言辞激昂而又不失沉稳。在阐述了兴建圆明园的全部经过,以及回顾了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全过程后,不无愤慨地说,“1914年欧洲大战起,德军侵入比境,炮毁卢文大学图书馆,历世积藏之珍籍胥蒙浩劫,其后诸国对于德人此举,深致诘责,以为罪莫大焉,庸知七十年前,英法军攻我国都……圆明园付之一炬,既掠其珍宝,复焚其名园……公法如斯也!”观者无不低头哀叹。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