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环球时报 2017-06-23 13:49
在现代商业社会,日本民间机构搜集信息的主体是企业。网上有说法称,很多日本公司机构人员访华后都写报告递交给有关部门,这里面其实有很大夸张成分。日本公司的情报搜集基本不依赖个人,大公司会成立“战略发展部”“中国事业部”等;中小企业更灵活,会按需求订阅研究机构的信息资讯,或委托专业机构撰写研究报告。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日本公司里的对华信息收集工作,多是由中国员工完成的。一名从事过相关工作的前日企员工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早上上班先收集当天信息,主要通过搜索关键词从网上获取,内容以经济信息为主,政治信息也需要,因为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往往会对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然后,我们会按照‘标题+链接’的形式汇总,发送给日本总部。”
这名员工说,对外他们强调通过“公开渠道”获取信息,可这种方式有局限性,“我们还会组织和中国官员、公司、媒体人士聚餐,三杯酒下肚,问问想了解的情况,也不会尴尬。”这也是日本记者常用的方法,所以“共产党相关人士透露”等字眼在日媒中颇为常见。不过,该员工曾因此被中国相关部门“调查”,并促使他决定离职。“既要把工作做好,又好像做了对不起祖国的事,夹在中间很难受。”
提到跟中国人打交道,《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2010年后,随着中日民间交往加深,日本市面上开售很多类似“如何与中国人交涉/谈话”的书。而一本1995年出版的名为《中国人的交涉术》,从最初的1650日元涨到1.2万日元。该书宣称通过讲述与毛泽东等中国政要的交谈方式,向日本人“解密”如何与中国人交流交涉。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