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2017-07-25 09:18
历史有时既刻意又自然,评价一个人的功与过、是与非,不是靠推断,更不能靠官僚,而是靠理解,靠认同,靠善良,靠智慧。和平年代如此,特殊时期的特殊环境,更应该如此。可是,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时期,我们党的高层少数人做得不够完美,过于主观,脱离实际,导致对同志的伤害和人才的流失。1928年初,李立三奉命前往香港,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召开广东省委全会,总结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由于他没有亲身参加广州起义,对起义的具体情况没有认真调研,因此在会上对起义进行了错误的指责,认为“叶挺任红军总司令职务表现消极”等等。中共临时中央常委会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会议,决定派周恩来重新处理此事。
周恩来到香港后,及时召开省委扩大会,全面分析广州起义的历史意义,对李立三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宣布原来的处分决定无效。周恩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解决了广东省委内部的争论,恢复了党的团结,为叶挺等起义领导人排除了困境。然而事情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随着香港局势的日益恶化,党的机关连续遭到破坏,作为被国民党通缉的“要犯”,叶挺的处境十分危险,党组织决定由他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叶挺没有想到,在莫斯科所受到的是更为残酷的打击。米夫、王明等既不虚心听取意见,也不认真研究他的汇报,而是对广州起义横加指责。生性倔强的叶挺难以忍受,内心充满痛苦和压力,他离开莫斯科到德国流亡去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