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2017-07-26 09:12
于是我被父亲“押解”着,乘坐京广线列车再换乘京哈线,从河南途经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行程两千多公里,回到我插队的小山村。
到了插队地,早春的东北依然天寒地冻。入夜,知青小伙伴们戴好棉帽、脱得精赤条条钻进被窝(可防止虱子咬),大家此起彼伏地吆喝着“雪虎”、“玛丽”,两条狗儿在土炕上兴奋地窜来窜去,交替着给小伙伴们暖脚、焐被窝。我笑着对父亲说:“爸,您也搂只狗?特暖乎!”父亲没有做声,昏黄油灯下,披着棉袄坐在被窝里的父亲,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些北京的孩子,神情很是凝重。
许多年之后,不止一次地,在家庭聚会时,父亲提到了我插队时的那年冬天,冰冷土炕,抱狗取暖,半夜站在炕上打开窗户往外滋尿的知青小伙伴们。而当年睡在那铺炕上的十名男孩当中,已有三人辞世。
带父亲去看千年古碑
父亲和我说,多年来他一直想到扶余县看看“大金得胜驮颂碑”,不曾想我来这里插队了,更不曾想今天他能来到这里。啥也别说啦,风风火火地,我找老乡借了辆自行车,驮上父亲一口气骑行三十多里地,来到伊家店公社石碑崴子村。
“大金得胜驮颂碑”孤零零矗立在村外的一片荒原之中。碑是金代第五位皇帝、世宗完颜雍为纪念其先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此处起兵灭辽,建立大金国的丰功伟业而立的,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