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7-07-26 09:18
1975年3月5日,为董老虚岁90岁生日。
此时他已沉疴不起,又谨遵七届二中全会党内禁止做寿之规定,仅于床榻赋《九十初度》律诗,为一生写照:
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
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
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4月2日,董老与世长辞。
董老在一首诗中写道:“记述不妨如实写,中和平淡味弥长。”因此,我们在采访董良羽时,并没有什么大话、套话,一问一答,平淡无奇,但耐人寻味。
“清明节给董老烧过纸吗?”
“在北京的时候,就是去看一看,把骨灰盒擦一擦。”董良羽说:“2000年我们把他迁回老家去了,埋在地下,每年也都回去看一看。到了乡下你就知道了,又放鞭炮又烧纸,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吧,其实也不信这玩意儿。”
“老太太(骨灰)也一起迁回去的?”
“也迁回去了。”
“为什么迁回去呢?”
“一方面是父亲的遗愿,另一方面说起来也有点……在八宝山,过一阵子,就要求换一个存放证,一换证就跟你要钱,这个钱我们也不是付不起,但是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这事我也想了好多年,怕中央不批,后来下了决心,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还好,批了。老家有他一个纪念馆,就在纪念馆院子里挖下去,埋了,入土为安。”
董良羽是董必武的长子,1938年3月生于延安,曾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93年由北京空军司令部退休。
董良羽的语句不长,三五个字一蹦,三五个字一蹦,语气平和,却不乏幽默。(《家风》:中共领导人的治家之道)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