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解密收藏界的“江湖术语”:玉器“不开门”指仿品

西安晚报  2017-07-21 16:06

清代“汉八刀”玉蝉

每个行业都有行话,收藏界尤甚,外行人一下子搞不明白。玉器收藏当下方兴未艾,初涉此道,必须先搞懂这个行业的江湖术语、行话。下面就对应用较广的行话作初步介绍。

1. 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2. 捡漏:是指以较低的价格,慧眼识宝,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4. 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5. 走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6. 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7. 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 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9. 交学费:指买入赝品所花费的冤枉钱。

10.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1. 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火烧形成的。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