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国宝毛公鼎的奇葩遭遇:曾专供军统特务们销毁文件

光明网  2017-07-28 09:28

原标题:国宝毛公鼎的奇葩遭遇:曾专供军统特务们销毁文件

核心提示:戴笠是蒋介石的亲信。他对古董向来没有研究,也不打算研究,因而毛公鼎在他手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竟沦落为香炉,专供特务们销毁文件。千年宝鼎竟然成了香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戴笠死后,毛公鼎划归为国家博物馆收藏。至此,从出土以来就在民间四处流浪的毛公鼎,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待遇。

毛公鼎铭文局部资料图

本文摘自:光明网,作者:胡杨,原题:稀世珍宝毛公鼎出土之后

陕西岐山县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地方。这里的百姓经常在田间地头、村前屋后挖出一些青铜器物,许多价值连城的青铜器就是被他们的锄头刨出来的。

1849年,大盂鼎带来的轰动还没来得及消散,紧接着,第二年,在岐山又出土了一件稀世珍宝。这件稀世珍宝仍是一件大鼎,它的名字是毛公鼎。按照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说法,毛公鼎的价值“抵得上一部尚书”,足见其珍贵。

价值难以估量

“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把毛公鼎托付给你,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当年,叶恭绰在给侄子叶公超写信时如是说。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的一件重器,因其制作者毛公而得名。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千克,口径达47.9厘米。在其口沿上,竖着两只大耳朵,腹部又圆又深,下有三只兽蹄形的大足,有力地支撑着沉重的鼎身。整体来说,造型浑厚而凝重,其纹饰简洁而古朴,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