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婚姻

“亦舒女郎”们的“婚恋价目表”

中国妇女报  2017-08-01 10:37

婚姻中,“门当户对”确实重要,但这指的是双方由于生活环境、成长氛围的相似,以致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等观念更容易契合,而不仅仅是单纯靠家世、财富、户口等等条件就能让两人配对成功,一世无忧。

■ 侯晓然

前段时间有两个事儿很火。一是媒体总结出各大城市公园相亲角的“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相亲价目表”,甚至还有“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足足让单身青年和父母们乃至全社会又集体焦虑了一把;二是根据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火爆荧屏,引发全民对亦舒笔下那些“亦舒女郎”的怀念与重新思考。

仔细想来,这两件事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若有似无的联系。

先说“相亲价目表”和“鄙视链”:每个单身青年都可以按照标准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婚恋市场上的“阶层”,以及本人能够找到的伴侣的硬件水平。如此简单粗暴的择偶标准,动摇了很大一批单身男女在相亲路上愈挫愈勇的坚定信念。

毕竟,诸如房产、财富、 户口、属相、祖籍、学历等种种指标,要么就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要么就是即使投入全部的时间、精力、金钱可能也无法立刻获得或改变的东西。

于是问题就来了。“价目表”和“鄙视链”让单身青年们看到一个冷酷的现实:最容易找到的伴侣,实际上是和自己平级甚至下一层级的人,而这并不符合自己对婚姻对象的预期——至少比自己上一层级,更何况,人往往还会高估自身的定位。这就不得不让人喟叹一声: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情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