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古人变废为宝的智慧

光明日报  2017-08-07 14:47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陈遗以焦饭活命的故事。“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而遗母。”后来陈遗平叛失利,军队溃散,无以为粮,有人饥馁而死,但是陈遗却以一囊没有来得及交给母亲的焦饭活了下来。据说杭州天宁寺内过去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贮藏起来,逢到饥年则以救荒,平常年头到腊月初八就煮成腊八粥分赠信众,称为“福寿粥”或“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可以添寿增福。可见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焦饭、剩饭不仅可以活命,还可以化人,其作用不可小觑。

天下之物,生之有时,用之无度,则必屈;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古人对此了然于心,故致力于变废为宝,让牛溲马勃各尽其用。在现代社会,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相对而言已显得丰富,但是古人变废为宝的智慧,对于我们践履低碳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