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旧档

“息”字原有“增长”意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8-07 14:49

《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耗,不免忧疑。” 欧阳修在这句话中虽然没有用“消”,但他用了“耗”,“消”和“耗”是同样的意思,这里的“息耗”就是“消息”。

由此看来,我们今天说的“消息”,“息”还是按“生”理解好,“消息”是可以“生”可以“灭”的东西,有价值就生,就让网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无价值就灭,就晾在那里无人问津,没人光顾,更没人跟帖。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孟尝君传》里这句话中的“息”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利息”。

把“利息”解释成“利钱”,有点太简单了。“利息”中的“息”也应该是“增长”的意思。同理还有我们现代医学说的“鼻息肉”,就是鼻腔发育异常,突起了像肉质的东西,也是“增加”之意。

上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秘闻旧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