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的欧洲博物馆 带你走入历史的大门
在欧洲呆了25天,大约拍了500个门环/把手。
随身携带了个奥林巴斯EP5,使用率一如既往没有iPhone高。作为一个优秀的“手机摄影师”,我的欧洲独行发现之旅的主要记录对象,一是门环,二是井盖,三是涂鸦,四是雕塑。同时作为一个略反常规的旅行者,我刻意规避了一些景点。原始诉求很简单:本地生活+博物馆+古董市场。
博物馆和古董市场是固定的,它们就在那里。而本地生活则需亲自用双脚丈量,它们横贯于市井,隐匿于街道,你得“踩点”,才能有所斩获。所以这注定是个羞赧的“偷拍之旅”和挥霍赘肉的减重之旅——真的,惟有暴走,才能直达欧罗巴的灵魂。
巴黎,门环上的画龙点睛
首站是巴黎。巴黎是“门环/把手”的集大成之都。欧洲城市自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而街道是展台,门是展品之一,门环/把手画龙点睛。我一边随遇而安地暴走,一边饥不择食地采集。拍得越多,越意识到欧洲门环/把手大军的美貌并非一日之功,它们是欧洲人在生活艺术上旷日持久的品位力证。从巴黎开始,布鲁塞尔、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罗马,再加上一个天主教主权国梵蒂冈——其中,巴黎和罗马门环/把手最突出,巴黎是新旧冗杂而出的“最艺术”,罗马是门环“狮城”——你根本就不可能数得清罗马到底有多少个狮子门环。
我最偏爱的城市当属布达佩斯。东欧城市的美,是真正的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姿色上的一种出众。站在那座著名的横跨在多瑙河上的“蓝色”链子桥,电影《黑色星期天》那两男一女战争背景下的爱恨情仇在脑中回放,于是这座城流露出了一种亘古的命运感。桥上视野所到的360度均无死角,连远处山丘上巨大青铜人物雕像都天生自带仙气儿,古堡、硕大连贯的彩色建筑体、观光缆车、电车、多瑙河上的帆船……让这画面拥有了永恒的力量。布达佩斯实在美得太无法无天,只顾左顾右盼,所以在这里,我没拍太多门环/把手。
巴黎门环
巴黎门环多有艺术气质,仔细观察,会发现用色大胆,门与门环之间总保持着既和谐又冲突的关系,令人见之忘俗。
罗马,狮子当道
罗马,帝王之城。连门都比欧洲其他国家高大几分,所以门环亦大上几倍,甚至连一个单一圆环的门环,都制成巨大的一个圆,完全不实用的铆在硕大的门上,特别有仪式感。在罗马,最多的门环是狮子——这点跟中国很像。我在罗马不得不做了个“狮子系列”,一条街上几乎65%的门环都是狮子,就是罗马门环的调查现状。到底是帝王之城,门环之狮多威严,或冷峻,或怒目,或呆相,偶有萌版。拍狮子拍到手酸,最后在某条街突兀地看到一对满面怒容的“狗”门环时,我特别失态,当街哈哈大笑——这户人家,太反讽了。
之后我又折回巴黎。去了趟拉雪兹神父公墓朝拜吉姆·莫里森和普鲁斯特,照例拍了不少门——唯美、华丽的墓穴之门,它们密集排列,一点也不孤独。许多墓穴拥有百年历史,配置了媲美博物馆馆藏的雕塑,身份已是文物。这里的门美得蔚为壮观,但多数并无门环——也许,是不再需要敲门了吧。
罗马门环
罗马不愧为帝王之城,从古至今,虽然命运多舛,但气势仍然磅礴。罗马城的门环多有狮子雕刻。狮多威严,或冷峻,或怒目,这大概也反映了建造者当时藐视一切的雄心。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