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

鄙视链背后 新中产阶级的门当户对

北京青年报  2017-08-17 08:20

我们听完主任的要求,默默地交换了下眼色,懂了,为何这么优秀的女生怎么就成了单身大龄女青年了。

归根结底其实就四个字:门当户对!

前些天,有位亲戚问我能否帮他女儿介绍个男朋友。我问有什么要求?他很低调地说没什么要求,主要还是看人品,家境什么我们都无所谓的。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话了,我很清楚越是说没要求的其实越是高要求多要求。况且我知道亲戚女儿自身条件很优秀,从小到大都是学霸,本科是复旦读的,又是哥大的金融专业硕士,现在上海一外资投行任职。而且亲戚颇有远见,早早为女儿在上海购置了房产,这样的人家,找男友岂能没什么要求。

我先介绍了位同样海归硕士背景,工作家境都不错的,但本科院校和硕士所读大学的知名度都一般的男生,果然,我一介绍完,亲戚直接表示不适合,连见上一面的机会都不给。大概担心我下次再介绍位门不当户不对的,跟我亮了底牌:男生本科必须毕业于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四大名校。

底牌一亮,也就通透了,亲戚说的家境什么无所谓倒也不是矫情,他门当户对的着重点是双方的教育背景。亲戚自己当年是典型的寒门学子,从浙西的一个小山村努力拼搏考上北大,到了省城工作,如今也算事业有成,跻身中产阶层。

像亲戚这样凭借教育改变人生,从社会的最底层奋斗至中产阶层,他的人生轨迹基本是:勤奋学习—考进名校—得到好的工作机会—努力奋斗—晋升中产阶级。而他为女儿铺垫的人生道路,基本秉承的是同一轨迹,只是女儿是站在他打下的基础上,会更容易一点罢了:为女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考进名校—获得好的工作机会—维持中产阶级甚至更上升一个阶层。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情感>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