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史画:“画”看老北京
《营建大都》
元大都采用全新的都城模式,首创一条崭新的中轴线,将钟鼓楼作为全城的中心,放在中轴线最北端,而在皇城两侧,又分别建有太庙和社稷坛,形成“左祖右社”的格局。它不仅是当时中国最壮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都城之一。
主创画家:朱理存 马振声
《午门誓师》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三十日,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帝亲统六军,率皇四子胤禛、康亲王杰书、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等于紫禁城午门前举行出征誓师。
主创画家:王颖生
古都北京拥有长达3000年的建城史和800余年的建都史。若要细细叙说,非皇皇巨著莫可以当。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以画为媒,向今天的人们述说一段恢弘又鲜活的过往。它们或艺术呈现自金以来的北京若干历史瞬间;或浓墨勾勒从永定河到通惠河沿途美不胜收的燕京胜境。在这里,你大可以徜徉其间,回望远去的京华烟云。
展出的19件巨幅画作被划分为三大板块。其中,《北京史诗》为再现宏大历史场景的10幅人物画,撷取金、元、明、清,以及新中国定都北京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绘成《海陵迁都》《营建大都》《通惠天下》《靖难之役》《德霈万邦》《躬耕藉田》《午门誓师》《御门听政》《山高水长》和《换了人间》,每每凝视,如同邂逅一段历史;而《北京神韵》为山水画,取景于最能代表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长城、永定河、颐和园、香山、北海,还有通惠河,勾连出《颐和春色》《香山秋韵》《雄关冬雪》《永定春秋》《通惠晨曦》。初观之,形同与燕京胜景在春、夏、秋、冬的景致撞个满怀,细细揣摩,还能读出北京终成历代都城具备的独特地理优势。
至于独立成篇的风俗长卷《清末民初北京万象图》,匠心独运将1910年至1920年之间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典型历史建筑,融入一幅画面——有恢弘非凡的古都气象,有纵横相通的阡陌小巷,还有祖祖辈辈生养在斯的人们。历史与绘画,消融了界限。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