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怀旧影像

宝鸡何以成为“青铜器之乡”

光明日报  2017-09-13 16:34

北宋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的《考古图》中,青铜器有出土地点可考者90余件,半数以上出自陕西,其中有10件以上出自宝鸡周原一带。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在宝鸡地区展开,大批青铜器相继问世。仅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就约占全省西周青铜器数量的三分之二。

据不完全统计,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已达两万多件,仅馆藏者就达15000多件,约占陕西省青铜器馆藏数量的三分之二。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哪块土地曾如此密集、如此持久地出土过青铜器。

二是重器多。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宗庙重器多、礼器多、国宝级的多。目前,宝鸡地区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达到“珍贵文物”级别的有1088件,约占全国同级别青铜器总数的71%;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8件、二级文物401件、三级文物529件。国家公布的三批限制出境文物名录中,青铜器共36件,宝鸡有8件入选,占近1/4。20世纪90年代,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宝鸡地区的馆藏文物在原来确定级别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筛选,从一级文物中筛选出55件最精的藏品,誉为“国宝级”文物,其中青铜器有10组(13件)。著名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和“海内三宝”(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均出土于宝鸡。

宝鸡许多青铜器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比如,散氏盘被誉为中国第一件地契,(音“营”)匜被称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刑事判决书,何尊铭文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一词,大盂鼎被称为最大的西周青铜器,大克鼎的铭文是西周时代书法成就的集中代表……宝鸡的青铜器还成为不少著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比如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虢季子白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散氏盘,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牛尊等。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强坛热帖

热门图集

历史>怀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