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鼎盛时期的恢弘壮丽与被毁后的满目疮痍
濂溪乐处亦称“慎修思永”,位于圆明园偏北部,是一处山拥水抱的园中之园。知过堂在慎修思永殿后,大殿七间接前抱厦五间,内悬乾隆皇帝御书“知过堂”匾额。
▲1882年由法国人罗伯特·德·赛玛耶伯爵拍摄的知过堂。
1882年,由法国人罗伯特·德·赛玛耶拍摄的被毁后的舍卫城大门,此时舍卫城大门基本保存完好,雍正帝题写的“舍卫城”三个字仍清晰可见。
▲舍卫城位于后湖东北,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的一部分,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前后。舍卫城俗称“佛城”,是圆明园中唯一一座独立的城池,城四周建有厚实坚固的城墙和高大的门楼。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舍卫城中十万尊大小佛像、设施、法器被洗劫一空,只留下城墙和城门。
▲平湖秋月位于福海北岸,与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同名。平湖秋月东面有一座吊桥,福海的大型游船都从此口进入北面的大船坞停靠。桥的东段高台上建有一座重檐攒尖顶木亭,亭外悬挂乾隆御笔“两峰插云”匾。
摄影师赖阿芳拍摄于1879年的两峰插云亭,从此照片可知两峰插云亭并未毁于英法联军的大火。
断桥残雪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汇芳书院中的一景,位于圆明园的西北方向。此景是用太湖石堆成的石桥,仿照杭州的意境称为“断桥”。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