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为什么称他为最伟大的思想家?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日常生活中,种瓜者得瓜,种豆者得豆,是渗入人们骨髓的常识。神话、理论和常识基于客观事实而来,人不吃饭会饿死,不穿衣会冻死,食、衣皆是劳动成果。马克思把这些思想资源和事实凝练为哲学理论,作为商品的产品是“人化的自然界”,这样的“自然界”是劳动的结果。与人无关的“自然界”是无,即相对于人而言不存在。哲学逻辑无懈可击,政治经济学语境的事实胜于雄辩,二者结合为一,剥削客观存在。剥削客观存在论让资本家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满腔愤怒,历来是资产阶级经济学攻击的焦点。原因不难理解,剥削客观存在论揭破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秘密,资本家靠剥削劳动者致富的事实被确定下来。基于此,《资本论》始终被赞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也就好理解了。如果说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喜马拉雅山脉,那么《资本论》就是珠穆朗玛峰。
没有一位思想家能像马克思那样,从人类生活的基本事实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入手,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及其规律,是思想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科学家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探索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哲学家从人类思维的进化揭示人类精神的取向,宗教家从神秘主义出发揭示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等等。他们都取得了认知上的进步,但没有一个人能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达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样的思想高度。 马克思专门、长期和系统地研究生产力的变化,目的是在社会历史深层客观基础层面弄明白和说清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一些命题融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内容于一炉,例如,“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甚至所有抽象掉这个物质基础的宗教史都是非批判的”。这些社会生活不同因素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的揭示,已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端倪。
我们知道,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非常重视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首要作用和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他在论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其首要规律是实现资源配置决定作用的价值规律,以及与价值规律共同发生作用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马克思把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要素只是作为一切社会生产都必须具有的“简单要素”。他已看到资本主义生产中科学的重大作用,并将科学视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他还重视自然力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他预见到未来还会有新的生产力要素出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印证。这些结论都是马克思对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研究而得出的。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