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第四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 电影人谈信仰情怀担当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9-20 09:05

原标题:电影人的“信仰、情怀、担当”(光影视界)

对创作者来说,艺术表达和市场需求永远是一对矛盾。我认为,它实质是一个创作者和观众互相促进和互相增长的问题。随着观众观影水平、对电影的要求不断提高,创作由此获得推动。一味打着迎合观众、迎合市场的旗号,却不去思考如何真正满足观众的需求,不可能做出一部真正受欢迎的电影。用艺术表达现实,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拍出当代生活的烟火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实主义创作不变的追求。

  拓展主旋律电影的创意空间

《战狼》系列编剧 刘 毅

很多人问我,编剧是不是应该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我认为,创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不是自己经历的人生才是人生,你所看到、听到、阅读到的都可以变成自己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一定是打动了你。每个个体的人生都是单一的,如果你是好的倾听者,就能把全世界发生过的、没有发生过的,都变成你自己的故事。

但是,我们现在对好莱坞的剧本流程有误解,认为一个编剧负责故事,一个编剧负责结构,一个编剧负责写剧本。但大多数情况不是这样,依然是由一个编剧来完成剧本。可能有一些比较擅长台词的编剧或者剧本医生,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工。为什么这个传言会比较流行?现在一些互联网公司,或者刚刚进入影视行业的公司,喜欢用大数据来指导创作。我有一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所谓大数据是解剖式的,你可以看见血管和肌肉,但你永远无法得知一个人的灵魂。片子前15分钟要有一个小高潮,20分钟时出现反转,75分钟打入谷底,100分钟反击……依照大数据很容易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但怎样把这些变成鲜活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故事,才是一个编剧的功力。真正打动人心的故事,是难以靠所谓的工业化流程去分割完成的。

记得做《战狼Ⅱ》时,导演吴京问我,咱们写的这部电影算什么类型?我说这是军事动作片。他问,算主旋律吗?我说,肯定算主旋律,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主流电影。后来我发现,创作者按照主流电影方式创作,但很多甲方的思维没有真正转换,他们认为主旋律电影就应该是传统的感觉。其实我们做一个电影,真正目的是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才可能让更多人去认识这个人物,去接受你想传达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信仰、情怀和担当是藏在故事里,藏在我们主人公背后的。

所以,我呼吁未来更多给主旋律电影加油鼓劲,不仅是在资金和题材上支持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而且要营造更包容的创作空间,让我们的主旋律电影真正成为一流的主流电影。也许有人会说,这么难,我们就不要拍主旋律电影了。那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国家有那么多重大事件值得铭记,有那么多令人感动的英模人物需要电影人为他们树碑立传。不做主旋律电影,是电影工作者的失职。我们不仅要坚持做下去,而且一定要做好,做到观众心里。(本报记者任姗姗整理)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