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情怀”从“加分项”变成争议点

广州日报  2019-03-18 16:48

对于这些重聚场面,观众和网友们一度感叹“感动”“泪崩”,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中回头看这些青春印记,总能带来一丝感动。

这些电视剧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不可否认,这些“情怀”为综艺节目带来了很高的关注度和话题度,俨然成为了节目的“加分项”。

当“情怀”变成套路,还能“加分”吗?

但有观众发现,“情怀”正慢慢变成套路。

1983版《射雕英雄传》剧组、《我爱我家》剧组、《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武林外传》剧组等,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上“合体”“重聚”,观众第一次看的时候感慨万千,看多了就不由得嘀咕,“他们怎么又聚啦”?

相比起来,《红楼梦》剧组相聚次数可能是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1987版《红楼梦》剧组分别参与过《艺术人生》《影视风云路》《剧说很好看》《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录制,他们还在各大卫视文娱晚会上通过演唱《枉凝眉》等经典曲目的方式,唤起观众的回忆。

不少观众感叹,第一次看到剧组重聚,确实感受到了“情怀”,但如今看多了同类节目,感受慢慢在变化,有质疑声音认为,综艺节目一次次消费“情怀”。比如《天龙八部》剧组重聚后,一方面,观众感慨当年追剧的往事,表达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喜爱与难以忘怀之情;另一方面,“岁月不饶人,就让美好永远留在回忆中”“情怀杀慢慢变成‘杀情怀’,童年回忆都被撕碎了”“请不要拿我们的回忆过度消费,适可而止好吗”等声音也不绝于耳。而且,看多了《红楼梦》的重聚,观众们也产生“审美疲劳”,关注度相比剧组第一次聚首低了很多。

确实,在过去短短几年里,观众所熟知的经典老剧、经典老歌频频登场,观众初看之下,会觉得怀念经典,再三接触之后,流水线下生产的“集体回忆”,也逐渐变了味儿。有分析认为:“炒情怀,本质上与迭代极快的综艺节目市场是相违背的。十年一次的惊喜变成一年一次的感慨,最终只能变成无动于衷。”

因此,不管是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如果一直沿用最轻松、简单的“情怀”套路,只会令情怀泛滥,并逐渐引来观众的漠然甚至反感。从综艺节目来看,“情怀杀”的威力一次弱于一次;从电视剧作来看,最终把观众留在剧作里的依然是引人入胜的剧情和表演,而不是那一首曾经的主题曲。

上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