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2019-03-26 07:12
在陈星的带领下,新京报记者穿过三道有人值守的门,来到了藏身在居民楼内的“奢侈品大甩卖集市”。
阿鹏的店就在桂花岗小区。
阿鹏,广州人,30岁左右。他自称在白云皮具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熟悉整个市场,也熟悉各个客户群体。看到客户对奢侈品包的强大购买力后,于是干起了销售高仿奢侈品包的生意。
阿鹏没有双休,除了检查风声特别严时,假货店常年营业。他无法用准确的数字来表达销售假货的数量,“每天营业额不少于1万元”。
包括阿鹏在内的售假商家,对假货毫不避讳,“这里的包以假乱真,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专柜也不提供查验,大部分宣称海外代购的微商、海淘,其实都来这里选货,也包括外国人。”
在张永芳和阿鹏接触的顾客中,微商和海淘,也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
“少部分顾客买高仿是自用或送朋友,我的客户主要还是微商、海淘。”阿鹏说,在他的微信客户中,做代购的微商占了多半。
“海淘级”高仿售价仅为正品一成
按照一名商户的说法,白云皮具城商圈的假奢侈品生意好,是因为“够真”、“够便宜”。
张永芳销售的所有一线品牌高仿包,其相比正品价格,均有共同的属性,“仅有正品价格的十分之一。”
一名销售商透露,在皮具商圈销售高仿包的商家价格都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每家的质量不同,除了那些普通仿品、原单货外,只有一比一的高仿品能达到“海淘”级别,难分真假。“那些能达到海淘级别的包,价格都不便宜,十分之一是行内价格的规矩。”这名销售商说。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