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今日要闻

调查显示96%的大学生与父母关系融洽

中国青年报  2019-06-04 07:05

在北京一所高校读书的贾志超曾经有过两周没有与父母联系,他笑言自己“被放养”,“学业特别忙的时候,我就会忘记跟父母通电话,他们也不会刻意找我,担心会打扰到我。”

贾志超认为,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不能单纯靠通电话来维系,经常见面比较重要。如果不忙的话,贾志超平均每个学期会回家乡两到三次。“我们一家每年都有一起出游的习惯,一家人旅行既是一个休息放松的过程,也是完全回归家庭增进感情的机会。”贾志超说。

去年,大学毕业后的杨伊人选择留在家乡工作。现在,她每天下班都会回家,晚上8点和父母聚在客厅。杨伊人喜欢看港剧,她的妈妈爱看古装剧,爸爸更青睐球赛,三个人偶尔会因为看哪个频道而互相“嫌弃”。

“我已经习惯被‘嫌弃’了,我爸妈经常‘吐槽’我穿的衣服不好看。他们觉得我‘买了不少衣服,没有一件像样的’。”面对父母的“嫌弃”,杨伊人明白他们只是嘴上说说。在她看来,这种“嫌弃”的话是只有亲近的人才会说的。她还会把自己被父母“嫌弃”的生活记录在微信朋友圈,“我的朋友圈从不屏蔽爸妈,我妈看到我发跟他们有关的内容,还会在评论区发表情与我互动,她自己也觉得有趣。”杨伊人说。

“要敢于向父母表达爱”

今年寒假,江勃安从学校多带了一些书回家,行李比之前要重一些。江勃安的妈妈像往常一样在汽车站接他,看到儿子后,江勃安的妈妈立即弯腰去提行李箱,刚提起“离地不到10公分”,他就发现妈妈的手腕绷得很紧很红。江勃安赶紧让妈妈放下行李箱,自己来提。“刚开始她是拒绝的,直到我把行李箱‘抢’过来。”江勃安要把行李箱抬起来放上电动车时,他的妈妈还在旁边扶着,从侧边的拉扣着力,尽量减少他手中的重量。“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妈妈老了。”江勃安说。

上一页下一页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时刻新闻

热点推荐

热门图集

教育>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