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 2019-09-05 09:04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军事题材电影迸发出继往开来的多样化创作态势。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军事题材电影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形成了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局面。描写战争时,有些军事电影作品尝试探索用诗化色彩触及战争的残酷性,如《百合花》《姐姐》《今夜星光灿烂》等。表现改革开放后部队作战与军营生活的影片逐渐增多,富有时代气息,如以边境作战为背景的《高山下的花环》《自豪吧,母亲》《花枝俏》、以军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天山行》《道是无情胜有情》《心灵的搏斗》《这样的人》等,赞颂了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和严于律己的品质。1987年,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主旋律电影创作得到了大力支持,《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部分影片开始注重文化视角和个性化表达方式,不仅塑造了很多并不完美但较为接地气的英雄军人形象,还有对战争的多元化思考与追问,如《晚钟》《大阅兵》《女兵圆舞曲》等。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提升,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的指导下,军事题材电影创作发生多种变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尝试很多大制作,并有“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擎起军事题材电影的大旗,如《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长征》《鸦片战争》等,增强了宏大叙事的表现空间和对历史的审视意味。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