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日报势所必然:用法治呵护平安

  2019年11月08日05:50

法治是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统一。在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品行,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用法治呵护平安,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我们党和政府始终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枫桥经验”,在今天看来就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实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方式的积极探索。新的时代条件下,应继续创新和发展这一经验。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处理得好,影响社会安全的隐患就会减少。因此,我们党强调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上一页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