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强化"四不摘"监督 巩固脱贫成果
龙州县在2018年脱贫摘帽后,为防止群众因病、因灾等原因返贫致贫,2019年6月设立“精准防贫救助金”,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保险公司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救助工作。该县纪委监委对落实“四不摘”加强监督,了解到黄荣方户因病返贫的情况后,及时向两庄村驻村工作队和县扶贫办通报,并跟踪督办处理。该县精准防贫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已监测到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共173户,共发放救助金80.81万元。
贺州市昭平县于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今年2月,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到走马镇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受疫情影响,群众种植的柑橘严重滞销,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柑橘类产业是昭平县的支柱产业,是全县贫困户脱贫摘帽的重要收入来源。柑橘滞销,一些刚刚脱贫的果农面临返贫风险。督查组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县委、县政府反馈,并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很快,县政府采取“助农促销、抗疫保收”“以购代扶”等爱心认购帮扶措施,共向贫困户认购农产品金额达100多万元。对口帮扶该县的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也发动干部职工参与爱心认购,共购买农户砂糖橘、茶叶、蜂蜜等农产品11.4万斤,销售金额达180多万元,及时化解了刚脱贫农户的返贫风险。
“我们要通过精准有效监督,确保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确保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坚决纠治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整治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为广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杨雅玲)
上一页 |